用爱陪伴、给予尊重、鼓励前行 |
《如何跑好八少5年这场马拉松》少26班“云端”家长经验分享会
对于少26班的孩子而言,八中第一学年随着期末考试落下了帷幕。暑假伊始,怎样更好地引导与陪伴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如何平衡校内学习与课外班的学习?如何与渐入青春期的孩子有效沟通,缓解家长和孩子们心中的焦虑?了解到家长们心中的困惑,超创中心徐东良老师于7月18号晚上组织了一次线上讲座,邀请少21班优秀毕业生、现清华大学环境、化工与新材料类专业的朱博丰同学的妈妈为大家答疑解惑,传授经验。这位物理曾经考过倒数第一,语文、数学考过90分以下且很少上课外班的孩子,在少儿班第五年开始发力,成绩稳步上升到班级前五名之列,最终考进理想中的大学,实现了“吃遍清华所有食堂”的发愿。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人生不是百米冲刺,也不是3000米中长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博丰妈妈首先借用2019年8月清华大学9字班新生开学典礼上于歆杰教授的发言,并结合她的亲身感受提出就少儿班孩子的学习生涯而言,八少的5年时间相对长,学习强度大,掌握知识多,本身就是一场马拉松。她从基础、坚持、耐力、信念和冲刺五个角度,与大家分享孩子的成长经历以及在此过程中家长的成长与感悟。朱博丰同学在高考结束后,用五个词给每个学年贴了“标签”:适应、融入、发展、奋进、超越。正如博丰妈妈所说,少儿班第一、二学年,最关键是打好基础,紧跟老师步伐,适应少儿班高强度的学习节奏,坚定信心,不停地超越自己。对考试排名不要过于在意,重要的是,孩子要保持跑到终点的耐心,保持最后冲刺时还能加速超越自己的体力。博丰妈妈形象生动地打了个比方。少儿班前几年,老师引领孩子们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抄”崎岖小道,一路小跑,深一脚浅一脚,走得比较艰辛。有的同学专心走,就走得比较快;有的同学一边走一边好奇地欣赏路边风景,走得比较慢。无论快慢,都是正常的,少儿班就是一场前紧后松、先苦后甜的旅行。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坚持到底的精神。志笃行稳,功到自成。为此,博丰妈妈也分享了一些具体而有操作性的方法:正确认识考试的意义,将每一次考试作为查漏补缺的机会。在校学习,提高课堂听课效率,课间积极答疑,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这些是少儿班学习的根本所在。
是否报课外班,是少26班很多家长所困惑的。博丰妈妈坦言,她也曾经多次按捺不住内心的焦虑,问孩子是否需要报课外班。最终,她尊重孩子的选择,没有盲目报班。对于课堂学习和课外班,博丰妈妈觉得课堂学习好比家庭厨房,是获得全面营养的主战场。只要坚持好好吃饭,不挑食,就一定能科学长个儿,而且很健康。课外班好比零食和加餐,固然风味不同,有的也很可口,但只能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如果因为上课外班而耽误课内写作业的时间,得不偿失。另外,关于竞赛,博丰妈妈建议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兴趣,不要盲从。参加了,就快乐地坚持下去;没有参加,也不必过于遗憾。通往大学的主大道还是高考。
怎样做好少儿班孩子的父母呢?博丰妈妈有一些具体的建议。首先积极参与班级工作,因为支持老师工作,就是支持孩子们成长。博丰妈妈在讲座中数次感谢老师对孩子的培养和关爱,以及八中为孩子们成长创造的良好条件。其次,做到情绪稳定。要善于营造风和日丽而不是暴风骤雨的家庭氛围。高考成绩好的孩子,恰恰是家长情绪稳定、没有焦虑,孩子心态放松、充满信心的孩子!另外,要尊重孩子,懂得倾听,多交流,多陪伴,做孩子最信任的朋友,与孩子一起商量学习生活的安排并达成共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懂得包容,有时间观念,学会自我管理,希望孩子做到的,博丰妈妈也要求自己做到。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是,博丰学习时,妈妈在旁边读书学习,而不是手机不离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传身教,行胜于言。
博丰妈妈在分享中一再提出,少儿班的家长要坚定信心,相信学校,相信责任心强、经验丰富、教学有方的老师们。少儿班的老师们个个身手不凡,梳理知识、教育孩子各有“绝招”。能紧抓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追求卓越,引领孩子们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博丰作为一个没有参加过竞赛的学生,仅靠着跟着老师走,在高考中脱颖而出,以裸分考入清华,主要得益于学校和老师的培养。
原来,新生家长现在的焦虑,博丰妈妈也曾有过;是否参加课外班,也曾与孩子博弈过。这次分享会来得正是时候,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我们惟有用爱陪伴,用心聆听,才能及时捕捉孩子的变化并加以疏导;把孩子视为平等的个体,给予更多的尊重,让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为之负责,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相信孩子,在孩子遭遇挫折时,用鼓励照亮孩子前行的路,让孩子充满自信、积极乐观。惟愿家校携手,我们都成为孩子的智慧伙伴儿,帮助孩子在少儿班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成长为他们理想中的自己。
最后,徐老师高度认同朱博丰妈妈的分享内容,表扬其分享事例比喻生动,五年中学生活就像马拉松,要坚持不懈,坚定不移。会议最后徐老师提出两条指导思想,一是孩子的健康快乐是第一位的;二是家长情绪是关键,要保持好心态,陪伴孩子成长。
撰稿:少26B班潘玥含妈妈、孔令安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