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差生”父母询问子女在校情况 |
——班主任说话策略
想一想自己,再看一看他,我有时真的感觉很无奈。
但是,作为一名教师,"为了一切学生"、
"不抛弃、不放弃"应该是我不变的信念。
情景再现
昨天下午,我正在逛街时接到了小胡的妈妈的电话。几句寒暄之后,小胡的妈妈就直奔主题:"开学以来,小胡在学校的表现怎么样啊?"
小胡的妈妈是做小生意的,平时比较忙,开学报名时都没能亲自送小胡到校(只有极少数家长没来送孩子,所以我记忆犹新)。这次通话,也是我们之间的第一次接触。
不管是在学习成绩还是在课堂纪律方面,小胡无疑都是一名"差生"。
这不,第一次月考他就考了班级倒数第二,而且在考试前一天晚上就寝后还听MP4,被政教处老师抓了个正着。他在考试中影响班级的平均分不说,还时常给班级抹黑。
开学后几天,我就发现了他的不思进取、纪律涣散等缺点,便向其原班主任打听,得知他是一名惯犯"。为了不让这种情况继续恶化,我在开学第一周就主动找他谈话。我委婉地告诉他在成绩和纪律方面存在的不足,同时也列举了几个他身边同学的事例,告诉他学习的重要性,希望他能够努力学习。我希望在谈话之后小胡能有所改变,因为我相信班主任的真心关爱和热情激励是能够转化后进生的。但是,很快我就感到有些失望。在谈话后的第三天,他就在语文课堂上吃东西,被语文老师点名批评,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于是我第二次找他谈话,他给我的理由是之前他认真地听了两天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重要科目的课,但只有语文还能一知半解,其他的基本上都像在听天书,六门课程中只能听懂一门,没有任何意义,还不如一门都不听呢!听到他的辩解,我对他的消极和懒散有一点反感,但是我坚信后进生的转化过程是反复的,对待他们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于是在第二次谈话中我并没有批评他,只是重点帮助他分析听不懂课的原因并告诉他弥补的方法。他听完后,满口答应一定会坚持做到。
然而好景不长,在第三周的一堂数学课上,他竟然玩起了手机!数学老师将手机没收交给了我,我担心谈话次数太多会让他产生"抗体",所以想用老师的宽容和关爱去打动他。于是第二天我悄无声息地把手机还给了他,并附上一张纸条:在课堂上玩手机是不好的行为,老师相信你以后会把手机放在家里。出人意料的是之后他竟然又在英语课堂上玩手机!这一次,我不得不再次找他谈话了。我问他为什么玩手机,他又狡辩道:"我尝试着用你教给我的方法去弥补以前落下的功课,但是时间有限,要是复习前面的功课,刚学的功课就没有时间巩固,就像是拆东墙补西墙,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我觉得完全补上来的希望很渺茫。"我有点生气,但还是耐心地用事实告诉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他说自己已经听明白了这些道理.而且会努力改变。第三次谈话之后,他在纪律方面有所改善,但是科任老师普遍反映他在课堂上仍然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根本就没认真听讲。但在我的课堂上,他倒是认真地听讲、做笔记。看来他还是一个"大滑头"。
情景分析
事实上,小胡的问题并不是个例,还有很多学生有和他类似的问题,只不过小胡的问题更严重罢了。用两个词语可以很好地概括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害怕吃苦、不思进取。在和小胡谈话时,我总会想起自己当年在高中时的求学经历,不能说拼命学习吧,但至少也是争分夺秒地学习,以求将来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建立一番事业。但是,"幸福"和"事业"的概念在小胡的身上很少能够看到,由此也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纪律涣散、消极懒散、油嘴滑舌、反复无常等恶劣的行为。想一想自己,再看一看他,我有时真的感觉很无奈。但是,作为一名教师,"为了一切学生"、"不抛弃、不放弃"应该是我不变的信念。
说话策略
1、下下策
班主任心里正窝着火,又不能对学生发,索性就对家长发吧,于是气愤地说道:"小胡在学校里就没有表现好的时候,不是玩手机、听MP4,就是说话、睡觉。考试也总考倒数第一或第二。我从来没有见过他端端正正、认认真真地听讲。哎,总之他经常给班级添乱、抹黑,我多次找他谈话,可他一点也听不进去!"
采用这种说话策略,班主任虽然说的都是实话,但由于火药味比较浓,往往会让家长产生很多误解,比如班主任非常讨厌这名学生,甚至讨厌他的家长,由此可能会导致家长责骂甚至毒打子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不会猛然醒悟,还会对班主任深恶痛绝。此外,很多学生家长都会不自主地认为自己子女的优点还是很多的,根本不可能像班主任说的那么差。在听完班主任的话后,学生家长极有可能会感觉班主任太无能、太不负责任,由此导致家长要求把子女转到别的班或其他不良后果。
2.中策
班主任担心如果告诉家长实际情况,可能会让小胡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这不利于将来的转化工作,于是含含糊糊地说道:"你的孩子在人品上没有什么问题。成绩中等偏下,如果上课能遵守纪律、认真听讲,成绩就会突飞猛进的。希望家长在各个方面多多引导他。"
采用这种说话策略,班主任明显说得过于委婉了,细心的家长可能会听出班主任的言下之意,可粗心的家长可能还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表现得"不错"。因为类似小胡这样的学生,其家长过去听到的可能都是关于他们"不成器"的话,这次听到新班主任对小胡的认识有所"改观",极有可能会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子女进步很大呢。这样对学校和家长的配合以及进一步的沟通都十分不利。
3.上上策
班主任觉得应该让家长知道子女的真实情况,于是耐心地解释道: "从人品上讲,小胡是一个很好的青年,从没犯过侮辱师长、打骂同学等严重错误;从学习方面讲,他很聪明,反应非常快;从人际交往方面讲,小胡也显得很成熟,和同学、老师的关系也比较融洽。不足的是,小胡的自控能力比较差,时常在课堂上说悄悄话、打盹或玩手机,这导致他在第一次月考中成绩很不理想。只有遵守纪律才能取得好成绩,目前小胡在纪律方面急需改善,否则长此以往,在高考中很可能会名落孙山。学校和家长应该密切配合,请家长在纪律及学习动力等方面好好引导他,相信他一定能取得可喜的进步。"
采用这种说话策略,班主任用朴素的语言和家长做了一次深入的交流和沟通。班主任不仅向家长说明了真实情况,还和家长一起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相信类似的家校交流是最有效的。
说明:本文选自《班主任如何说话》,大夏书系从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赵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