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鲁迅:走进鲁迅博物馆 |
——2017届文科班参观鲁迅博物馆(西城区阜内)
题记:
参观鲁迅博物馆是和阅读紧密相连的。同学们参观前后分别阅读了《灯下漫笔》(鲁迅)、《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杨曾宪)、《人间鲁迅》(林贤治)等作品,思考和回答了老师预留的问题。
最后一部分是学生的参观故居感受。
《灯下漫笔》
1.文章由日常小事引出重大问题。阅读思考后请概括作者的观点。
2.作者把中国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你是否同意这种概括,联系你学过的历史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1】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指在战乱时期,统治者对平民施以暴政,百姓渴望有一个“较为顾及他们奴隶规则”的君主出现,他们好能做稳奴隶;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则是国家太平时,百姓的地位仍未改变,但活得安稳,他们也因此而安于现状。例如,秦朝时的暴政之下,人们处于第一种时代,而进入汉王朝,实质不过是新的地主推翻了旧地主,人们却选择安稳地进入第二种时代。因此我认为,这种概括虽然看上去消极,却并不为过。这种安于现状的想法也许至今都仍然笼罩在我们身上,我们唯有改变,才能创造那从未有过的“第三种时代”。(10班 朱睿晗)
【示例2】
我同意这种概括,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对应乱世,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对应治世。正因为连奴隶都不如的时代太过不堪且漫长,人们才会为做得奴隶而欣喜万分。为什么竟没人想过摆脱奴隶的身份?纵观历史,残暴的统治者给人民套上枷锁,但很难说为他们套上加锁的人中有没有他们自己?秦王朝暴政的时候,人们选择服从,因为他们起码不用再去过流离失所的逃难生活;军阀混战的民国,人们身受其苦却最终麻木不仁,习惯了痛苦便不觉痛苦;文革的时候多少人在一瞬间成了“左倾”的走狗,没有分辨,没有思想,像机器一样,如牛马一般。我想起几个最为鲜活的奴隶形象:祁老太爷,他们生于小说中,也必然生于当时的社会中,他们主张着忍受,不到命运的绝境绝无反抗,他们在削尖脑袋地追求一份奴隶的平静,一个终于在奴役中灭亡,一个终于反抗过却又在平静中追求起四代奴隶世家的幸福。奴役思想如果被注入一个人身上,会导致个人的幻灭。如果遗留在一个民族的血脉中后果不堪设想。时至今日,那种奴役的屈辱与隐忍依然体现在那些一边抱怨一边暗暗庆幸于生活平静的小人物身上。我不知道今天的社会究竟是怎样,也许我们是迎来了鲁迅所说的新的时代,但也许,我们已经为奴却不自知了。(1班 赵皓玥)
【示例3】
作者认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千百年来中国百姓已经习惯了做奴隶,并且渴望做奴隶,把做奴隶的生活当做安稳的生活,而新一代青年所需要做的,是打破这种民族腐朽意识,创造出“第三样时代”。(1班 王润萌)
【示例4】
我对于这种概括持两种意见。首先,赞同。鲁迅先生切中了封建君主的弊病之产物“奴”,而将整个中国历史概括成关于“奴”的两个时代。在统治者的压榨、盘剥下,民众渐渐有了奴性,这使得后来的君主更加变本加厉,对民众更深地压迫,其奴性也更深一层。恶性循坏,周而复始,从古至今,鲁迅看得很清楚透彻。因此使读者在读后心中一震,灵魂深处泛起的热感,受到打动,起身救国。但我也并不完全同意这样的概括。固然君主专制有很多弊端,可这也为祖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在历史上也出现过明君,有过人心向背的时候。“贞观之治”“康乾盛世”“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的景象、东方雄狮接受世界朝拜的昔日辉煌……如果说中国历史只是一部黑暗、麻木、落后的奴隶史,也未免武断。我想鲁迅先生在概括的时候也曾想过这些局限、不全面性,但看见当时中国的暗无天日、人心冷漠和麻木,悲哀便将从前的那么一点微光隐去了。(1班 丁思丹)
【示例5】
我不同意。因为从社会形态看,中国从战国时期就已经不再是奴隶社会,百姓不是奴隶身份。从精神层面看,历史上像汉唐这样繁盛的时期,如果百姓一直都有深深的奴性,那么人们必将是萎靡混沌的,不可能有那些耀眼的科技、文学、艺术成就,更不可能有李白、杜甫等那样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所以我认为不能将中国历史完全概括为那样两个都被奴性深深掌控的时代。鲁迅先生做这样的概括,是受当时中国人的麻木愚钝所影响,才产生了这样偏为激进的思想。(10班冯妍)
《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
你认为当代中学语文课本中究竟该不该学习鲁迅的作品,请思考鲁迅的当代意义。
【示例6】
我们应该学习鲁迅的作品。
学者说鲁迅对我们而言是有距离感的;家长们说鲁迅的尖酸刻薄以及他所描述的黑暗,孩子不要过早接触。但我认为鲁迅的作品被删是万不应该的。
鲁迅离我们遥远,但他的文字与他的主张与精神离我们不远。现在孩子认为《风筝》中展示的鲁迅“没事找事”,不正是说明对于孩子的“精神虐杀”依然在千家万户重演吗?阿Q的自我安慰、自卑自负不也时时刻刻地在我们的身边和生活中上演,但我们却熟视无睹吗?
鲁迅就好比一只牛虻,叮咬你,鞭策你,若没有他来刺痛那些“弱小的心灵”,又有谁能刺激他们呢?如果中学的课本里少了鲁迅,而多了保护,在失去庇护后孩子面对的不是比先前残酷数倍的现实吗?若是在遇到鲁迅之前学会了享乐,不是将他们引上了歧路吗?
删去鲁迅就意味着今后要用数倍的痛苦来领悟,来补偿;删去鲁迅就意味着忘记历史也忘记现实,我们如何能放开他的手呢?(10班 董玲然)
【示例7】
我想这个问题的热议,既是对鲁迅及其作品的时代意义的争论,也是对语文教育本身的讨论。
在当今这个向着幸福与小康迈进的时代里,鲁迅的呐喊与彷徨都显得离我们很遥远。毕竟,我们已经很难再去复原那个历史时代的真实面貌。而今天,人们的生活远比那时的人们幸福富足。但我们真的脱离了那个“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吗?这时便能体会到他的当代意义来。我们每个人都应经受他的拷问,反省自身,走出那片笼罩在整个民族上方的乌云,寻找国民思想上的真正转变,我想这是他的当代意义。
真正鲁迅的意义是远大于课本中的,但是我不确定在中学时代,让那些还处于懵懂中的孩子们去勉强理解鲁迅是否妥当。我想这也反映了语文教育中存在的矛盾现象。在当初学习鲁迅时,我不明白他与闰土为何会在成人后那样疏远,也没有看出《社戏》里那深刻的“思想意义”,而却被迫接受一个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即使现在我仍感觉一些答案不免牵强附会。我想阅读鲁迅是需要一定社会经历的,也许在未来的某一时刻,会突然体会到他的某一句话,是那么精准地描述了自己当下的感受。我想那一刻,才算是真正读懂了它,而中学生们未经世事,又能理解几成呢?
我想,需要一点时间,一点经历来读懂鲁迅,而不是填鸭式的刻板教学。他不该只是符号,而应成为发自心底的力量。(10班 朱睿晗)
【示例8】
我认为应该学习鲁迅的作品,就他对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所批判的不仅是那一种制度、那一个阶级、那一派文化现象,而且是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中浸泡、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鲁迅集其一生之力铸造国人的灵魂,他自己也成为我们民族的不朽灵魂。他的文章虽然晦涩难懂,但他的思想他的观点不仅反映了他所在的时代的特点,至今仍不过时,仍引人深思。鲁迅的当代意义在于培育出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只有拥有这些,中华民族才能正真崛起。(10班 李松如)
【示例9】
我认为当代中学语文课本中应该学习鲁迅的作品。有些作品的主旨立意太浅薄,或是受时代局限性太强,便会随着时代更迭而褪色;但鲁迅的作品的精神具有永不过时的价值——对中华民族儿女骨子里存在的劣根性进行严苛的拷问,唤醒我们的良知。这无关哪个时代,因为这是对民族精神的锤炼,它需要一直存在,无论是战火纷飞还是歌舞升平。
其次,中国人需要一个鲁迅式的人物作为永恒的标杆,需要正直、刚健、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作为引领,而鲁迅作为民族魂的象征已经把自己的灵魂放进了他的作品里。读鲁迅的作品,就像被鲁迅这位时代的巨人引领者,适时地自省,才不会步入歧途。鲁迅的当代意义大概就在于他传递的民族精神是中华儿女一直有缺失并需要不断修炼的。同时,他作为一名拯救民族的革命斗士形象是永恒的,将永远带给中国人奋发向上的正能量。(10班 冯妍)
【示例10】
我认为中学课本中保留鲁迅的作品,在这个时代十分必要的。鲁迅的文学作品所以令人看重,是因为他的文章中有一种深厚的民族忧患意识。而删去了鲁迅,就是删去了正义的豪迈,删去了民族气概的磅礴,删去了逆耳的忠言,让年轻一代远离了一面照射自己和整个民族灵魂的镜子。
如今的社会推崇平和,推崇和谐与中庸,仿佛鲁迅的激进已经不属于我们。但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还在,伸长脖子当看客的人还在,他作品里的人物依然鲜活,由鲁迅而起的对民族的批判与自省,也绝不应淹没在岁月之中。
固然,随着时代的改变,年轻人应该像作者在文中所说的,“如果我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培育出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最终精神的贫乏将使中华民族难以真正崛起。”忘战必危的时代里,鲁迅永远是一座警钟。(1班 黎雨辰)
【示例11】
课本中自然是应该有鲁迅文章的作品的,但我想在学习中,不必对文章逐字逐句进行过分细致地分析,例如哪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而是了解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即可。这样既能使所有青年人都能受到教育。也不至于让学生闻鲁迅而色变,而真正热爱鲁迅先生的自会去做更多的阅读研究。鲁迅先生的文章能让我们时刻自省,让我们自谦自信的民族精神永远传承,而不至于在经济成就的掩埋下消失殆尽。(1班 王润萌)
【示例12】
毕竟,我实在找不出不学习他作品的原因。有人说他的《风筝》太沉重,初中的小孩子不该看也看不懂;有人说他的作品太落后,当今的社会已不需要学习,有人说……我无法苟同这样的说法,无法接受这些人以自己之浅薄揣度定位鲁迅之深刻,欲图殃及中学生。我们不禁要思考,鲁迅之于这个时代的意义。读鲁迅可以“明史”,在他的作品里我们可以读到一个时期甚至映射出整个中国历史。在鲁迅的作品里,我们可以通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那一个个鲜活的形象看见社会面貌,通过社会面貌看见中国的问题。是历史的积弊才促成了鲁迅生活的时代,正处于“第三样”时代的我们,看似与封建旧习已经很远了,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需要通过鲁迅的作品“明史”,从而更好地“晓今”,洞察世事。读鲁迅的作品可以“明智”,虽然他变下的事不会再发生了,不会有孩子被狼叼走,不会再有吃蘸血的馒头,但他笔下那些人的丑、恶、可鄙和可笑之处,在当今人们身上还可找到影子。比如那些“看客”,那些“祥林嫂”身边的“村妇”。他的作品太真实,太犀利,使人读来如芒在背。因为鲁迅的存在,让那些丑陋之人的黑暗昭然于天下,使他们感到恐惧、心虚、卑怯,所以他们才回避、掩盖和扼杀鲁迅作品的生命力。所谓“明智”,就是让我们以清醒的头脑和冷眼去理智地思考和认识我们今天的社会,让我们分辨善恶美丑,让我们设定自己的底线和准则。不学习鲁迅无异于剥夺了中学生思索的权利,一句冠冕堂皇地位孩子的成长考虑,或许不过就是“愚民”政策的初露吧。(1班 丁思丹)
【示例13】
鲁迅对于我们,似乎是一个似远似近的存在。说其远,因为中国现在已不再是上世纪初饱受欺凌、满目疮痍的破碎景象,甚至鲁迅使用的文字,在我们如今看来也不太顺畅。更重要的是鲁迅所揭示的那些社会的矛盾和批判的人性之劣,已然从表面淡淡地褪去。我们身处一个物质生活丰富的世界,自然会乐于在言谈话语之间涉及风雅或生活之趣,对于黑夜中悠长的呐喊,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慌,鲁迅过时了吗?他所痛恨的封建礼教固然已不在,他所痛斥的阶级压迫如今也不再,可他笔下许许多多人性中、社会中最深层的丑恶,已然驻留在我们身边。他们只是在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融合中披上了一层障目的外衣。鲁迅笔下的一个个“阿Q”,不正生生不息地活跃在我们身旁么。鲁迅笔下的一双双冷漠的眼睛、一张张尖酸的嘴巴,不都还在这个鱼龙混杂的社会中打量着、畅所欲言着么。固然,我们如今或许很少再思考关于救国或民族这样宏大的话题,但读鲁迅,仍然是在深刻地反省。反省的是我们的内心,看透的是我们言谈话语、为人处世的本质和这个复杂社会的本源。鲁迅的思想的火种是不会熄灭的,任何时刻,无论是上古还是现代,任何地方,都有鲁迅所言、所谈、所批判的事物的存在。这便是他重要和伟大之处,即他犀利的笔不但力透纸背,更刺透了时间和空间,令每一个触及的人都毛骨悚然。在当代,鲁迅的文字也依然有着无限的生命力。当我们的文化氛围向着一种汲汲的狂热中发展的时候;当我们的社交方式向着一种势利至上、世故至上的方向扭曲的时候,就需要鲁迅这样一双冷酷的眼睛,来审视这个既有清流也有污泥的巨大漩涡。只有当鲁迅的精神和鲁迅的意识在我们心中建立起时,我们的文化才能有思考的力度,我们的精神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潮流与不同声音的熙攘中沉淀下来、刚健峻拔并坚定不移。(1班 余瑞麒)
《人间鲁迅》
为什么说“鲁迅是巨人”?如何理解“人间鲁迅”?请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14】
鲁迅通过钞票折换现银的小事,思考至贯穿历史中的中国人的一贯心态,并批判了传统文化中以“太平”作为幌子的奴性和劣根性。并由此分析至如今中国沉沦现状的根本原因,击碎了国人守旧的臆想,号召青年们开辟“第三样时代”,即走向崭新的自由与民主的现代社会。(1班 余瑞麒)
【示例15】说“鲁迅是巨人”是因为他对中华民族爱得深沉,他以勇敢与坚毅的态度攻击旧中国数千年的僵尸政治,教奴隶们如何反抗,如何战斗;他使人们深刻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人间鲁迅”意思是说,鲁迅是“人之子”,他经历了人间最真实的苦难,使他的作品贴近人世间的百姓,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所以他能唤醒沉睡的灵魂。鲁迅的而伟大不是高高在上的宗教式的膜拜,而是平凡的伟大——这才是真正的伟大。(10班 冯妍)
【示例16】
同意。中国历史虽浩浩荡荡有五千余年之久,但自秦朝起,便一直蜷在封建社会的枷锁下。所以对于区别于统治者的广大人民来说,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实质上并没有对中国的社会本质做出任何改变。于是,我们就可以将这冗长的历史简单地分为乱世和太平盛世。太平盛世便是统治秩序被良好地维护,恰巧又逢明君或是忠臣。于是这样稳固的社会阶级便也没有了风雨和动乱,那些社会中的百姓们便似乎做稳了奴隶。而当身逢乱世的时候,人们都渴望结束战争。但结束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一个新的王朝、一个新的盛世,依旧是那一套传统的社会等级制度和治国理念,毫无变化。人们只满足于表象的物换星移,而不深究其本质的改变。于是,这个时代便失去了那种严苛而森然的统治秩序。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普通人,他们都十分怀念那种统治秩序,不仅是因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千百年来习以为常,更是因为那“太平盛世”的诱惑。于是,将此称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实在是贴切至极。(1班 余瑞麒)
【示例17】
平凡的伟大才是真正的伟大。
他是巨人,不是帝王,不是天神,更不是教材里的“条幅”,被高高挂起,顶礼膜拜。
在他那个时代里,他还没有被加以无数的光环,无数光鲜亮丽的名号,而只有抛开这些耀眼的修饰,我们或许才能窥视到他真正的伟大,是身为人的平凡的伟大。
我看到他对于人性的深刻剖析,对国民性格中潜藏了千年之久的奴性极为精准的洞察,直切人心。他对这个民族的热爱都以这种方式呈现,他呐喊过,也彷徨过,却从未停止或屈服。而他骨子里又有一种倔强,一种执拗,他选择了做一个冷眼旁观者,一个真实又精准的记录者。
而我还看到他作为一位学者,对文化和艺术热爱的一面;作为一位老师,严谨治学而不失风趣幽默的一面;作为一个作家,对文字的把握那么精妙的一面;作为一个丈夫,在信中称妻子为“小刺猬”,俏皮而又深情的一面,作为一个父亲,回眸时看小於 、对儿女极尽宠爱的一面,甚至还有尖酸刻薄的一面、不拘小节的一面……所有这些,都在向我呈现一个多面的他、更加真实的他,已不再是一个名字、一个符号,而是那么评议自然,带着一个生命所拥有的获利。他从平凡中来,在平凡中孕育着伟大,在平凡中创造出平庸者所没有的战功。他所得见欢呼与悲鸣,目睹了鲜血与战火、愚昧与困难,这是他不平凡的地方,这是他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
“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正在于我们可以因为他而深刻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在当代,鲁迅对我们的意义远不止于教科书,而是敢于向现实发起挑战的勇气,和对自己内心是否安于现状的反省,他带给我们所有人的,正是改变的希望。而我们,更不该只是把他高放在神坛上,让鲁迅成为我们内心的一部分。(10班 朱睿晗)
【示例18】
鲁迅不是帝王,不是将军,他无须挥舞权杖,作为旧世界的逆子贰臣,唯以他的人格和思想召引了大群年轻的奴隶,数千年的僵尸政治,“东方文明”,专制,强暴,虚伪,保守和蒙昧,都是他攻击的目标。他虽然注意实力的保存,却不惮牺牲自己,必要时照例地单身鏖战,他所凭借的仅仅是一支“金不换”,便在看不见但却是无比险恶的战场里,建树了超人一等的殊勋。所以说“鲁迅时巨人”。
平凡的伟大才是真正的伟大。鲁迅是“人之子”,人所具有的他都具有。正因为他耳闻了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呼号,深味了人间的一切苦辛,在他的著作里,象形文字才会变得那么平易。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正在于我们可以因他而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10班 李松如)
【示例19】
鲁迅的手中没有权杖,也没有武士的大刀和利刃,他唯有一支笔,一支象征着万丛刀箭的笔,向敌人和我们不断回避的精神深处刺去。他身高不高,但他确是一位思想上的巨人。他思想的强大之处,在于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它始终攫取着人们精神的弱点。他深入了人们的思想,并屹立在时代巅峰的角度,俯视历史上的封建,俯视人世间的冷暖,俯视人性的善恶。因而,他是一位巨人。
他的文字之所以深入人们的心灵,在于其不止是口号般的呼喊。他的呐喊似乎离我们很近,并且极有感召能力,便是在于他的一切思考都源于简单的生活。但就是简单的生活,平凡的哲学,普通的人看不出其中混杂的肮脏与罪恶,而鲁迅则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它的本性。譬如纵览中国史的人有千千万,批评封建制度、批评礼教、批评皇帝的人也不在少数,但唯有鲁迅的“吃人”二字,在一瞬间震彻心扉。鲁迅的文字和思考,是扎根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因而他并不遥远地飘在我们的头顶上,而是笔直地站立在我们面前。透过纸笔,我们仿佛看到了他明亮的眸子,那蕴藏的不是上帝或是神灵一样慈祥与悲悯的深情,而是时而糅杂欢笑,时而爆发愤怒,时而又化作冷酷的思考的丰富灵魂。正因为他的文字时时刻刻活在我们的身边,活在这变化着又不变的人间,因而我们在选择存在方式的途中,根本不愿拒绝他灵魂的参与。这便是“人间鲁迅”。(1班 余瑞麒)
【鲁迅博物馆观后感】
这次参观鲁迅博物馆,你感触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写观后感,夹叙夹议,600字。
【示例20】
人间鲁迅
鲁迅是一个伟人。他是走在最前沿的革命者,也是最真诚质朴的友人。他的伟大不是居于高位、仅供瞻仰的,而是平凡的圣人,是触手可及的。
曾经认为,鲁迅是那蓄着“一”字胡、面容方正凛然、连头发都根根直立、带着热血与寒气的文豪;曾经以为,他孤高冷清,不近人情,笔下口中都带着尖酸刻薄的劲儿,是人人都尊敬却敬而远之的革命领导者。鲁迅博物馆里的那些却“叫嚣”着说我错了,他窄小的庭院还给他“清白”。
鲁迅是那博学的却极爱带插图书籍的大文豪,读遍四书五经却更爱插图版的《山海经》,知晓中外历史却偏爱无名野史的文学家。他平易近人得仿佛就在身边,仿佛不该被人们摆在高高的祭坛中,当做神,当做救世主。鲁迅从来不是救世主,他不像神那样高居天堂,赦免人类的罪过,他不像佛那样超度众生;他也不像耶稣那样用自己的血洗刷人类的罪过。鲁迅只是一个文人,点燃了文字与自己,照亮了前方的路。
鲁迅拒绝了奥林匹斯山上的圣坛,拒绝了向人们传达神谕的荣誉,而是选择了亲自握笔挑起大旗,选择了站在学生中微笑,选择了握住青年们的手,选择了燃尽自己为人们带来曙光。
鲁迅的伟大是无需膜拜,无需供奉的,只须记在心中,在即将坠入悬崖时默默念起。(10班 董玲然)
【示例21】
只有公敌,没有私仇
我们在博物馆内缓缓走过每一件藏品,从他的出生走到了他的逝世。在参观即将结束之际,讲解员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分量太重的句子,在鲁迅的一生中,只有公敌,没有私仇。
不妨把它拆分开来,细细品味。
鲁迅曾在青年时期便目睹了愚昧的封建思想对国人的毒害,父亲之死在表面上看只是因为庸医的故弄玄虚,归根结底却是由苟延残喘的封建观念所致。至此,为了拯救国民,他决定留学日本,学习医术以减少悲剧的再次发生。此时的鲁迅便已有了博大的民族情怀。
直到他在求学期间看到了“日俄战争教育片”,看到了国人围观同胞被杀害,却无动于衷,俨然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他们脸上那样麻木冷漠的表情深深刺痛了鲁迅的心。看来,救国救民已是当务之急了!然而即使自己掌握着最高明的医术,统共又能救治几人呢?导师文字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可以唤醒千千万万的读者。好,那就弃医从文。
当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开始在中国遍地生花,鲁迅也开始了他的“后援”生涯。前方尽是四处宣扬游行的革命者,在沉睡的奴隶们的耳边击鼓撞钟;后方,是鲁迅胡适等学者撰写着一篇又一篇鼓动人心的文稿,让进步思想在奴隶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他怀着满腔热血,针砭时弊,他悲愤地批判,指责着那些专制与强暴、虚伪与愚昧,丝毫不手下留情。他在将箭头对准封建的同时,又不断将口袋中的良药分发给病入膏肓之人。
就是这样的鲁迅,在心系百姓国家的同时,又怎装得下半点个人恩怨情仇?唯有公敌,才能在他心中长存,激发着他的满腔怒火。(10班 陈美如)
【示例22】
从此,我不再隔着光芒看鲁迅
在我走进他的纪念馆之前,我始终在一片光芒的后面用近乎崇敬的心情看着云端的鲁迅。我认为他伟大,进而认为他完美,完美到不与平常人一样。可以这一天过后,我看到了一个最为真实的鲁迅,在早秋的阳光中,我正要去拜访他。
因为童年的经历和夜晚工作的习惯,他嫌恶猫,以至他笔下的猫是那样贪婪凶狠,圣人可以对世间万物包容怜悯。在我看来,鲁迅原该这样,只是当下忽然看到一个被猫声扰的不胜其烦而横眉立目的老头,实在真是可爱。世上原来绝没有无好恶之人,更没有写下文字而绝对客观不带私情的人。
秋季的晨光是迷人的,淡金色的阳光不时调皮地雀跃于展览室的窗台上,或许一如当年照亮百草园低矮的泥墙。在鲁迅笔下,百草园是童年天真的圣地,有花有树,有小雀,有叫天子,还有一条终于也没见过的美女蛇。照片上的百草园实在有些令人失望,那段泥墙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魅力。鲁迅对它的爱执着而深沉。他也是一个爱回忆、有眷恋的人,常人不能忘的,他也忘不了。故园就是故园。在别人眼里平淡枯乏,但在故乡人的眼中却是独一无二的净土,是绝不容玷污与讽刺的。
鲁迅不仅是一个斗士,一个铁人,他还有最温暖的身份——丈夫和父亲,我从前总是难以想象鲁迅精心挑选信纸的样子,难以想象他被儿子“折磨取笑”的样子,更难以想象他是被妻子称为“小白象”的男人。只是当我看到他穿着妻子手织的毛衣笑吟吟地站在相机前时,鲁迅的形象便丰满起来了。从前看多了言辞犀利疾呼革命的鲁迅,觉得他遥不可及,众人看他隔着一层光辉。如今,他却务必鲜活地走到了世人面前。
而最让我感怀的是鲁迅也曾彷徨与绝望,认为黑暗的铁屋子坚不可摧,但他终于还是选择抗争。若说鲁迅从未怀疑过什么,我不信。或许真的没有生来从记事起终其一生都活出一种最被推崇的姿态的人。而最具示范意义的伟人,是人混沌中走向血淋淋的战场的人。如果人人都曾沉沦,那么这个世界便更明白那个也曾迷惘的鲁迅是何其伟大。
当我走出展览厅时,日头已爬上了头顶,树影婆娑,清风吹拂,似乎在弥补鲁迅一生求之不得的光明与宁静。我看到了一个我记忆中的鲁迅在树下徘徊,目光严峻如冰;我又看到了一个我刚认识的鲁迅陪着孩子玩着地下的花石头。当这两个形象重合的时候,我才看到了一个真正的鲁迅、丰满的鲁迅。他比伟大更伟大,也比平凡更平凡 。我不知还有谁不愿被人纪念。现在我了悟也许是因为不需记忆,便能将他永记于心。(1班 赵皓玥)
【示例23】
鲁迅可以离我们很近,这个严肃而不苟的、有着直立头发和一字胡须的先生可以离我们很近。
在鲁迅博物馆里,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鲁迅生前的活动轨迹。从绍兴的学习与成长,到日本的留学与弃医从文的思考与抉择,再到回国后的辗转于教授,一直到先生晚年文学创作的高峰,和对青年人、对文化的扶持与帮助,对鲁迅的了解让他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逐渐变得鲜活,也让我对这位民族的斗士有了喜爱与敬仰。和我的印象不同的是,鲁迅先生其实也是一个爱笑的人,他还是一个如此出色的导师——其课堂座无虚席,甚至有学生远道而来,只为听他的一席演讲,许多生活中的点滴也在博物馆中被还原。《阿Q正传》与编辑之间的博弈,对版画的热爱和研究和对家庭的体贴,都尽数地通过展台中的一幅幅照片、一张张信纸和一段段文字,那么缓缓地、轻轻地诉说着。
博物馆中有一幅鲁迅先生的肖像,它不同于“横眉冷对千夫指”,而分明是一幅和蔼可亲的样子,令人很难将其与革命家联系在一起。在这样的博物馆中,一个人可以看到他起伏却又平易的生活。
随着我们与动荡的年代渐行渐远,鲁迅在课本和大众中的形象仿佛也被定格,而这样的弊端,往往是让更多的年轻人对其产生了不理解,从而带来了排斥与隔阂。在一个远离了鲁迅的社会,他作为呐喊者、革命者和文学战士的形象依旧要被我们所传承,但如果说有什么方法能在如今拉近他和青年人的距离,那么,鲁迅博物馆一定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在参观了一程之后,我愿带着一份亲切去重读鲁迅,在更多地了解了他的生活之后,对这位英雄一个新的在心中的诠释。因为一座博物馆,能让一份温度在犀利的目光背后传出——而只有这样,我们心中的鲁迅先生,才变得完整而令人怀念。(1班 黎雨辰)
【示例24】
鲁迅博物馆小记
亲临博物馆,才能与名人大师更近地接触。
他,仿佛从未走远,还挺胸昂首地活在这个时代。他不只是文学家,还是一位革命先驱;不仅是一位严肃地站立于时代的战士,还是一位风趣可亲的教师,一个宠爱孩子的温情父亲。今日一游,老师的讲述让鲁迅在我心中的印象有所改变,不变的是对他始终如一的仰望。
那是怎样一个“浓缩精华”的中国伟人?旁人看来不苟言笑,实则与学生相处无丝毫尴尬,甚至有人和他搞恶作剧。他一开讲,房里、窗台上、走廊里挤满人,原本喧闹,只要他一进门,立即无声。他的品格,想必是最大的魅力,吸引着莘莘学子汲取知识的养料。
鲁迅,对待小动物的态度证明他是非常有温情的男人,他似乎天生对于弱者就会产生保护欲,就像他因养了小鼠而痛恨猫。说起来,他和猫还有化不开的怨恨——猫乃夜行动物,到季节时会发春,鲁迅夜赶稿,便听得满耳朵猫绵长的幽叫,引得一阵心烦,拿起铁烟盒就向猫宣战。
鲁迅是个纯粹的人。
《狂人日记》起初是由一出版社的朋友鼓舞他写的。每一见到鲁迅那人就恭恭敬敬请他继续写下去。一篇接一篇,搞的酷爱短篇小说写作的鲁迅把此写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首部中篇小说……鲁迅就这样认认真真地做人做事,看来受学生爱慕也是有理由的。
纯粹的人还会记得每一件他人做过对自己有益的事,哪怕再细小入微,也能终身不忘。藤野先生也无疑是伟大的。伟大的奉献者不会记得自己的付出与善举,而沐恩的人却永记在心。这想必也是老师和大师的区别吧。
在这个纯粹的爱说实话的人看来,封建思想早已固化在成年人心底,所以唯一的希望在于孩子们。于是他投笔从戎,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他教子有方,认为孩子的行为总有其道理,因此应予以尊重。这不是娇纵,而是正确的教育观,先进的理念。
纯粹的人从不计较得失,鲁迅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已是他的精神财富,他高傲的魂寄托在那一方小小的书房。他一腔热血倾注在救国救民,他呐喊着,让知识分子拒绝沉默。新的时代诞生在他的笔下,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次的唤醒,这个走在时代前沿的人,那么纯粹,那么坚定、高尚的心在胸中跳跃着,不曾停息。
抚摸展品的玻璃窗,向窗外望去,竹林一片苍翠,踱出展厅,一方小园中,日光和煦,像是“迅哥儿”在无限温柔地注视着我们这些新生代、吾辈当珍惜今日,做一个纯粹的人。(1班 战同欣)
【示例25】
在这里,看到不同的鲁迅
当我穿梭于这里,透过一幅幅画作、书法、篆刻、书记封面装帧,我看到一个如此不同的鲁迅。那一张张精美的信笺,亲自设计的书籍封面,仿佛有他的温度,影影绰绰显出一张可爱的面庞,那分明是一个顽童,忘我的,在海滩上玩赏一枚枚拾到的心爱的贝壳。
一直以来,我们只专注于他的文章,专注于他的辛辣与深刻,从而忘却了那个在“荆川纸”上绣像的迅哥儿,忘却了那个在信纸上画枇杷与莲蓬的温情丈夫。今天,在这里,我看到不同的鲁迅,他带着更多的轻快和欢愉朝我走来,他充实起来。
他是思想家、文学家,因而人们淡了他艺术的造诣。他给柔石《二月》的小序,他给木刻展览写的前言,他评述陶元庆的短文,他给小朋友的大量书信,无不充满着灵气、新意与智慧。在过去百年的文艺家中,鲁迅是个罕见的人,他从不相信系统,却通达历史;从不相信术语,却开口就咬住问题。他以一种伟大的业余感把握艺术;又像精通法术、却可爱地城事地装糊涂的人。
了解鲁迅,你将他的严肃、冷峻了然于心,却又不经意间捕获到他的温暖、灵性,你的内心一定是喜悦而满足的。
细细揣摩鲁迅所欣赏的艺术的性格,我想他们正好印证和反映了鲁迅的“阴性和阳性,他性格里丰富的基调。珂勒惠支是深沉的、悲剧的、浓黑色的,自觉归属于无产阶级的;梅菲尔德是热烈的、神经质的、敏感于阴郁的力度,倾向自我毁灭;而比亚兹莱是情色的、戏谑的、没落的、颓废的……历来总是强调夸张鲁迅战斗的一面、决裂的一面、政治正确的一面,往往忽略他闲适的一面、游戏的一面、颓废的一面。
他为人为文刻薄犀利却又厚道体贴;他的文字语言通俗平实,却又高贵精确,富有见解且处处留有余地。他是一位开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一位被尊为文化旗手的大将,一个被毛泽东举为圣人的形象。不过这些是我们被告知的鲁迅。
今天,当我看见那些色彩,那些别致,那些精巧,方才知道比起那些吓人的高帽子,活的鲁迅多么可爱,丰富,多么懂得各式各种的艺术。
不虚此行,他不仅传播光明,亦发扬真美,以娱人情。(1班 丁思丹)
【示例26】
同龄人常提起:“学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话虽说是调侃,但想来也并非没有道理。从初中到现在,课本中出现的鲁迅先生的文章,哪一篇不是考试的重点?虽是触动心灵的文章,但若过分地强调,而且一定要与考试这种功利的形式相结合,也不免让人有些厌倦。这次的鲁迅博物馆之行,最大的收获,鲁迅先生与我的距离不再遥远,他在我心中不再仅仅是印在书上的那个重铸民族精神的巨人,而是也会因为小时候的一个误会而长久与猫为敌,也会因为长妈妈的一本“三哼经”而雀跃许久,更是有与编辑“斗智斗勇”的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或许当知道这些之后,鲁迅先生在我心里的形象瞬间鲜活起来。他同样是一个平凡的人,经历过小时候家道中落的变故,在日本受过身在异乡的苦楚,最终选择弃医从文,拿起笔作为永恒的刀枪,向着民族劣根性进攻。我们心中的那些伟人,其实都曾与我们同样的平凡,而在平凡中创造出的不平凡,让他们愈加伟大。在我们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时,也应该有些思考,既有“人间鲁迅”,那么人间的每个人,都可以对我们的民族有所贡献,虽然渺小,虽然平凡,但民族精神,不就是一点一滴所积累起来的吗?在了解鲁迅先生的平凡后,更加心生敬佩。民族的崛起,需要那些生于平凡却又不甘平凡的人。(1班 王润萌)
【示例27】
鲁迅的故居,寄寓在古城中一个狭小的角落。来访的人们,必须要穿过不息的车流和隆隆的电焊声音,才能听到鲁迅的呐喊。鲁迅对于我们,是一个似远似近的存在。远者,是他的时代距今已将近百年,中国不再是他笔下那个生灵涂炭、暗无天日的社会;近者,是即使经历了岁月浮沉,我们发现鲁迅那些灼灼的言语依旧闪烁在我们身旁,而他的呐喊依旧由远及近地传来,在某一个恍惚的瞬间轰然奏响。
我更愿意相信鲁迅不是一个人,也不止是一个人。他的文字由一个人代为写出,却凝聚了整个时代呐喊的力量。鲁迅是一种精神,是一面巨大的旗帜。他不仅举起了黎明与希望、扛起了中国通往新社会、新文化的闸门,更将那些腐朽而陈旧的陋习、根深蒂固的观念从混沌一团的中国文化中择出,从每个人复杂的思想中择出,放在新生太阳的光辉下暴晒。毛泽东曾在《新民主主义论》里评价鲁迅:“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这样一席话,言辞很朴素,却已经是极高的评价了。反观毛泽东和鲁迅二人,一位是实践中的革命家,在他的“武装割据理论”的指导下,每日在连天的枪炮声中探索中国复兴的路。而鲁迅,他有着毛泽东一样的襟怀和视野,却真正扎根于国民的思想疆域。虽然他的身材矮小,枯瘦得像一个濒死的人,但他的思想火焰,却在熊熊地燃烧,越烧越旺,以致于不断地迸发出来,感染无穷无尽的人们……
另一点,我们曾在课本中无数次地读鲁迅,觉得他的文句多有不通之处,且羼有许多的错字别字。殊不知,鲁迅的文章确是中国白话文写作最早的探索。了解了他的性格——耿直、干练、深刻,才能明白他的文字,是那样简练、有穿透性和无限的生命力。鲁迅为文,并不为满足人们审美的乐趣,也不追求清风明月一样的美感;他的一言一句都是硬朗的,硬朗得仿佛让人读过后有种莫名的恐慌。而基于此,他的翻译作品和学术作品也有着极高的水准,这大约是我们从前不曾认识过的鲁迅。
鲁迅笔下那些鲜活的人物,不仅被我们所熟记,仿佛更活跃在此时或彼时的那个社会里——阿Q、孔乙己、祥林嫂……这些或是被封建礼教掏空了思想的知识分子,或是被传统观念压垮的贫苦农民,却都以一种扭曲的生命姿态而活着。普通的人或许会为此而感叹、悲伤,但唯有鲁迅有犀利的目光,能发掘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奴性、劣根性与诸多扭曲的社会状态。“将具体的、个别的人与事排除个别性、具体性、特殊性,做出普遍意义懂得整体概括,并加以简括的名称,经‘这一个’提升为‘这一类’的‘标本’,同时保留着形象、具体的特征,成为‘个’与‘类’的统一”,这便是鲁迅行文常用的手法。而这,不正是哲学中所讲的至高总结、概括与象征么。他要将一切极端的现象概括总结并提炼出来,因为他的天性便与儒家传统的中庸之道背道而驰。所以,便体现了他这样“不克阙敌,战斗不止”的不屈精神和性格中的批判性、反叛性和异质性。
时至今日,我们又该对鲁迅怎样理解?当封建主义已经几乎在这片土地上褪尽,当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看起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抱怨的、叹息的社会状态已经远去,但鲁迅,却依然岿然不动。就像拜访鲁迅故居的路一般,我们总需拨开冗杂的世务,去探寻本质性的老屋。鲁迅严厉的精神,也被我们如今的浮躁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灰尘,但我们若要仔细观察,仍然会发现那些新闻中报道的、人们言语间谈及的、这个社会中发生的点点滴滴,无时无刻没有鲁迅。看那出国旅游没有素质的国人,不正是鲁迅笔下那些麻木茫然而无动于衷的围观者么;看那碌碌无为的平庸者,每天以抱怨社会的不公平而自我安慰,不正是鲁迅笔下那些笑嘻嘻的阿Q么;看那考试中所涉及的古怪之处、有些讲者空虚空泛的言论,被当作至高的思想而崇拜,不正是鲁迅笔下那些数着茴香豆的四种写法的孔乙己们么。健翅已远,残羽充鹏呵,当我们回顾鲁迅,才发现如今很多在他笔下的小人物都披了另一层外衣而站起来,而他自己,早已藏匿到岁月的浊流中。
所以在参观的途中,我一直在想,为何我们从前会有那样偏颇的认识?如何才能让人们真正地认识到鲁迅?或许,是人们将他与教材课本、与统治理论联系到了一起,殊不知,这些确是鲁迅最厌恶的联系,是他最批判的东西。所以我想,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我们才能品味这些伟大人物和作品间的厚味。
鲁迅说:“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他确实活在了人们的心中。不仅如此,人们还未对他理解透彻。在今时,我们依旧要思考:鲁迅是什么、鲁迅为什么、鲁迅怎么样。(1班 余瑞麒)
【示例28】
平凡的伟大
——别样鲁迅
人们都说鲁迅先生是一位伟人,是时代的巨人,是拯救旧中国的英雄,是民族魂;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平凡人。当我们轻轻拨开鲁迅身上的光环,去探访他回归生活中的身份时,或许,更加感人。
他虔诚地做着一名生活的感恩者。
鲁迅的母亲鲁瑞女士喜爱读张恨水的小说,所以鲁迅每次都会第一时间给母亲带来张恨水的新书。后来,他选择“鲁迅”作为笔名也因为母亲姓鲁的缘故。
鲁迅为病逝的父亲感到悲痛而且自责,所有下定决心去学医,医治更多人的生命。
任何一个孝子都感恩父母的哺育之恩,并用自己的全部加以回报。鲁迅就是这样一个孝子。
有谁会为了一个儿时的保姆认真写下一篇文章?有谁会对儿时那严苛的教书先生记忆那样深刻?有谁会对一个农村来的儿时的玩伴如此珍视?有谁会对一位异国的老师感激一生?……
这些看起来并不那么重要的人物,都在鲁迅心里占据了一生。
我们大抵是习惯了总从革命的角度去解读鲁迅的文章,但如果剥去这层刚硬的外衣,其实鲁迅的很多文章里都流露着对生活中人和事的点滴感动,淳朴,真实,简单,美好。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在鲁迅的笔下连在一起,却拥有了令人动容,以至向往与怀恋的力量。那是一颗柔软而善良的心,在乱世与奔忙坎坷的生活中微微缱绻,虔诚地做一名生活的感恩者,用笔尖记录下每一份值得珍藏的记忆。
他用温情为爱人织起相伴的幸福。
1925年,年已四十四岁的鲁迅和比自己小十七岁的女学生许广平结为伉俪。在常人印象中的鲁迅,是严肃的,双眉紧锁,不苟言笑,是紧握笔杆、义愤填膺的革命斗士。或许很少有人想象得到,他和妻子许广平之间也有那许浪漫与温馨——信笺中亲昵的称呼,俏皮的简笔画,温柔的喃喃絮语隔着褶皱的信纸到今天依旧听得见。他只穿她给织的毛背心,他会为了她替自己抄写手稿而心疼地抚摸她的手,他会买最好的电影票座次,为了照顾她近视的眼。
这便是一位中年的革命斗士的温情与贴心,亦如涓涓细流,为爱的人织起一丝一缕的甜蜜。
很多人说婚后的鲁迅对许广平关怀不再,爱亦不再;或许是的。那时的萧红等一众年轻女子似乎更得到鲁迅的关爱。但他的心里,真的没有她了么?婚后有一年许广平的生日,鲁迅送她《芥子园画谱》作为礼物,并题诗:“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寄画图娱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人们说,这里面再没有爱了,一派的革命精神,夫妻变成了同志。但谁说这就不是爱呢?爱情,为何只能有激情这一种形式,同床共枕、相濡以沫为什么就不是爱呢?她不再是他的红玫瑰,她变成了衣服上的一粒饭黏子,但风雨无阻的默默陪伴早已把这粒饭黏子打磨得弥足珍贵。
那一年,是1935年,他们婚后十年,他逝世前一年。
生命最后一刻的他握着许广平的手,叮嘱道:“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
他依旧感念这个女子十一年来的朝夕陪伴。他对她,始终是珍视的,是不可言说的爱着的。他也用他的方式一直给她幸福。
他倾其全力为孩子营造一个最美好的童年。
鲁迅四十八岁时老来得子,有了儿子海婴。
常常以“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形象示人的鲁迅,在儿子面前毫无声色俱厉之势,他把自己所有的宠爱都给了他唯一的儿子。年幼的海婴和所有小孩子一样会调皮,但作为父亲的鲁迅从不生气,无论自己的工作中有多少苦闷,无论当时的社会有多么艰难困苦,他,作为一个父亲,总是倾其全力为儿子营造一个最美好的童年。
这和鲁迅一直倾力呼喊的“救救孩子”的口号是怎样的一致啊。没有身体里最质朴的温情,何来拯救天下之雄心,“救救孩子”,鲁迅是用他全部的爱,迸射着生命的火光,才发出这一声呐喊……
这就是鲁迅。他是一位伟人,更是一位平凡人。他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斗士,却也是一个默默地感念着生活、经营着家庭的普通人。只有当平凡的情感,极尽了真挚与深邃,才能诞生时代的声音。渺小的饱满,终于成就了浩瀚的伟大。(10班 冯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