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底下村社会实践活动

更新日期: 2015年10月20日 下午5:54      阅读  3741  次

爨底下的幸与不幸

--赵皓玥

        今晨,实在是天公不作美,身处北京市中心,简直是如临仙境,高楼间云雾缭绕,甚是神秘…但集体出行的好心情并未受到影响。驱车两个小时,我们到达了位于北京门头沟区的爨底下村—明清时期因位于爨里安口下而得名的最美乡村。

        其实我对于这样的村落始终怀着抗拒,因为在我的心里,村庄是独立的甚至有些孤立的世界,不应该人声鼎沸喧嚣异常,村庄如果失了宁静,就不算做一个村庄了。可当我步入爨底下的时候,还是为它的兴旺所打动,古朴的四合院打着时代的烙印;土黄的砖墙在薄光的打磨下散发出古老的气息;临街的小木楼里,农家乐的新鲜吸引着大批时常酒腻满腹的城里人;门前的一排排摊位上,脸膛赤红的摊主乐呵呵的叫卖;美术爱好者无论画得如何,反正架势都摆的很足…随便走进一个院落,就会看到古老的北方民居,过道狭长,空间纵深,门窗上镂着繁复的隔断,美则美矣,只是一想到在这样缺少阳光的深宅里生活,就感到一种有形的压迫,竟不知故事有多少青春与情感被锁在这重重院落里了。

        爨底下村位于一个谷地,看看这地形,如果发生泥石流着实危险…周围发育着丰富的构造地貌以及喀斯特地貌,群山林立,黄土明显,美丽清新的风景成了民居以外这里的又一大旅游资源,我们爬上小山,走过一线天,享受着“仙境”所没有的清新空气。我想农家乐似的会去旅游之所以越来越兴旺,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都市人的某种心理,将自己生活的环境毁坏,享受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可是过着过着又开始担心自己不能长寿,开始怀念自然,于是一边抱怨雾霾,一边开着私家车试图暂时逃离城市…于是这些年,郊区的旅游越来越成为时尚,毕竟周末休息时间有限,短途的旅行是十分划算的。

        或许这种种人文自然的优势是爨底村的幸运,但是,热闹的街道上来往着商人,让我几乎不能找到一个纯粹的村民;各色汽车行驶于古老的路面上,扬起阵阵散不去的的尘土,与路面摩擦而发出过早的刹车声与鸣笛声,这些是不是成了一个村庄的不幸?我的心里总是期许着,有那么一个地方可以不随时代改变,可以保持它的纯净与美好,可在发展的大时代中,这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奢望吧。

    ……

        但无论怎么说,发展的时代中,爨底下村是成功的,我也享受这里的空气,这里新鲜的农家乐菜式,除了发展本身的无奈,没有什么不好,一切都在欣欣向荣,至于将来会否带来种种破坏,我不得而知…只是我希望车不要再多下去了。下午3:30,驱车返回,运往城市,闭着眼,咬着牙,硬着头皮又义无反顾的扎进了朦胧的仙境,或许此时就算是遥感技术也对北京地面的情况无可奈何了…相形之下,更觉出了爨底下的可爱。
 

传统与现代化

--高二(1) 宋宇轩

        “现代”可看作一个笼统的概念,在不同时代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意义,而“现代化”则是一个持久的过程:谓吸取众长之和,以适应现代状况,并顺应未来趋势。其实,传统与现代本无所谓联系,二者于各人观点中可同时存在:同一物,他人作为传统,我大可以为是现代,并不矛盾。而在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抉择,却是一个看似此消彼长的激烈斗争。在这个时代,任何地区几乎都只存在着现代化程度的高低——再不能说它依守传统了。
现代化的涵盖面很广,然而如今的一些景区却似乎只关心那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商业化。自然景点尚且罢了,人文景观也变为千篇一律的营销模式,实在是令人不由得脑中蹦出一独有名词,谓“文化之寄食者”。可以默许,可以反感,但须理解,毕竟对他们来说,生存不易。

        对比爨底下村今昔图片,则可发现村落整体布局未发生太大改变。可能是由于山势而只得偏向横向发展,或是它对现代化有所选择。我确是偏向后者。

        爨底下村以人文景观为主,辅以山水之趣,自然交相辉映。村名的“爨”字首先就有学问,加之其四合院、影壁、门楼等建筑也是错落有致,总体给人一种静态的美感。如此沉静中的鲜活,至于反千篇一律,反机械地模仿,是经历了后工业化人们的一种渴求,而却是在几百年前就已实现了。其核心,即尊重自然,同时顺从人的意愿,从而创建和谐。爨底下街道、胡同多用青石、灰石、紫石板铺路,质地坚固而漂亮,很容易使人构建出从前那个井然有序的时代。对于故事的回忆,自然也衬出一种安全感。遥想当年,选择如此一风水宝地建村,先民们也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前村无路凭君踏,路也迢迢夜也长。我们无从知晓,他们历经了何等的艰辛;我们更不会明白,这个村子寄托了他们怎样的心愿。我们唯想着的,是如今,他们的这些遗迹,的确是几乎完整地得以保留。不过是加了些后人的壁画,加了些文革的标语,加了些旅游的路标——又能算得了什么!他们依然屹立在村头,朴实,却看着有些孤傲,不同于他们那些于地下哭泣的同类。

        传统要怎样现代化?传统要现代化以至怎样?爨底下村给出了一个折衷的回答。现代化至少于如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全然反对现代化,则成为腐朽,甚至有分崩离析的危险;狂热地苛求现代化,却也是在追求无特色、盲目的效率,是在用现代化的庞大结构和光洁外表抹杀人内心的记忆和感情。现代人总喜欢没事换个地方,脱离一下城市而能得山水之乐,却有时适得其反,因所谓山水也早被现代得难觅其源了。爨底下村接受了现代化,而又不迷失于现代化,这是它的折中。它的现代化,主为物质的现代化,那商业化也许会兴起却不兴盛。没有叨扰的推销者,没有动辄叫喊的导游——也许是这几座大山滤掉了些嘈杂。不用过多的言语,仅那说了不知多少次的“民风淳朴”即可得共鸣。当然,也许我看到的只是些表象,但我却从这表象中看到了不变。用什么来使人们寻得认同感?也许那浓密的乡音和远处的袅袅炊烟已是最好答案。

        中国古代社会以家族为纽带,与今天是如此的不同,但如今维持社会的纽带又是什么呢?是人门被过于商业化了的想法吗?恐怕不是。现代化、商业化是要有节制的,如果头脑中仅存着一种固化的思想,那么长久是无从预见的。直至今日,传统于人究竟为何,依然是需要且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和探究的。

        不只用毛泽东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真好。

 

遥远的一隅-寻访爨底下村有感

--高二1余瑞麒

        有人觉得,从北京城的东三环到西二环,每天的上学路已经足够遥远。但当我们遥望西天的层层山峦时,那遥远相隔,岂是我们的脚步能够丈量。坐车沿蜿蜒的山路前行100公里,便已然进入了一个莽莽苍苍的世界。在这个与我们熟悉的生活割裂的遥远村庄里,我们已经嗅到了那来自僻静之处的土地的味道。区区一小时多的车程,便足以改变我们之所见,更不必说西南而望,陡峭的山峦和如云的山峰将一个个僻静的角落圈为一个个安详的小世界。

        爨底下这个名字很容易被人记住,因为它难写的第一个字。但学过《项脊轩志》的同学便不会为它而烦恼了,毕竟如果月考之前没有记下这个字,就又会被语文老师找去聊人生和理想了。说来,这至少是我第三次来到这里,记不清了,可能也会有四五次。小时候和父母曾同游过,在初中的岁月里,又在树荫掩映的漫漫长路上共同徒步。这个遥远的一隅,不曾想竟是如此熟悉。

        是的,一路上都很熟悉。路过熟悉的斋堂,远远地望见“斋堂中学”四个大字,挺立在小镇的中央。曾经,这里是我们一年一度必来的地方;如今,当我们乘车匆匆路过的时候,只在心底留下几圈涟漪般的回味。

        熟悉的不适的感觉,也随着道路的蜿蜒爬升而在五脏六腑中上蹿下跳。还好我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再加上身体能力随着年岁渐长也有了些提升,并没有像以前一样支撑不住。但其他同学大约没想到会如此颠簸,路途上身体不适、兴致索然。

        但一切郁结于心,终于在脚踏土地的一刻释然了,犹如笼罩在城区上空的雾霾,消散在百公里的漫漫征途中。游人很多,就像每一个中国式的景区那样。虽然没有壮阔磅礴的美,但距离与细致探索即可发现的静谧给予了这里不可为外人道的平和之美。毕竟,它只是漫漫征途上的一个村,一个简易的歇脚点。商人们在此不过饮一盅茶水,或让人马小憩;而村中的人们有的庸庸碌碌地忙碌于黄色的土地中,他们完成了最基本的人生意义,而更多的则将此作为向外腾飞的起点,沿着中华传统的漫漫长路,用尽一生去探寻。
 

        这一部分是为回答老师留下的思考问题而写。

        爨底下村的繁荣之道很值得我们思考。这个村落本是由古时商路上一个驿站发展而来,因而不得不蜷缩在两座山之间一片不大的谷地之中。因为山体岩石兀立,并没有平坦的平原提供足够的土地让农业发展,爨底下村自古就难以全凭农业而自给自足。我们也粗浅地询问了一位当地人,她回答说,爨底下村现在几乎没有务农的人了。农事最多是上了年纪的人的兴趣爱好。她笑道:“要是靠农业,早就饿死啦!”发展农业的道路被堵死,然而爨底下村本来就位于商道上的要处,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利益,足够一村之用了。但随着古道的渐渐没落与破败,爨底下村也陷入了一个举步维艰的境地。

        于是当我们远远地凝望那些农家屋舍前举着相机的人们,不禁感叹于这个偏僻的小村落巨大的旅游价值。然而它并不像名山大川一般壮美,又不如著名的文化古迹一样有着深刻而饱满的文化内涵。贫瘠的土壤、崎岖的地形、裸露的岩石,甚至是不太方便的交通。是什么让这样一个北京市西南方向的小村庄蒸蒸日上?

        爨底下村仅有的旅游资源,我想是它具有代表意义的民居和独特的村落结构,以及不同年代在这个小村落上留下的参差不齐的烙印。

        首先是民居。当现代化的推土机轰隆隆地在城市内作响的时候,很多看似“落后”的民居轰然倒塌在扬起的漫天尘土中。它们的倒下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的结束,甚至是政治体制、文化精神和公民观念的天翻地覆。但人们终究是有着怀旧一样的心理,况且考察历史本身便具有着划时代的价值。当人们在身边举目再也望不到斑驳的四合院落时,他们只能将目光投向远方,没想到,在这个偏僻的一隅,竟找到了我们熟悉的“家”。

        爨底下村中最重要的民居建筑是四合院。虽然这里地表崎岖,但建筑师在进行村落规划时也充分考虑了地形的因素,因地制宜地规划了整个村落,既不失风水之和,又层层递进,错落有致,颇有美感。当然,爨底下村中的四合院不能和老北京的四合院完全等同地比较,毕竟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有着迥然的差异。但这里的四合院具体而微地保存着老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精神——每一间房间的规划、每一缕花纹都雕刻得一丝不苟。华美谈不上,但古朴的韵味,终究是存留了一缕四合院的魂灵。

        其二是村落结构。当我们沿着爨底下村南侧山上的栈道向高处前进时,整个村落的样子终于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因为地形的缘故,两山中间夹有一条蜿蜒的河谷,很难像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一样构造四四方方的村落结构;于是聪慧的古人便依据山势,规划了一个扇形的村落,并将它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时至今日,河床基本干涸,便成为了村前的主街。每一条道路都依着弧形盘踞,房屋高低错落,和谐统一。当我凝视这匍匐在我们脚下的村落时,我不禁感叹其建造者的才思。古时并不是每一位农人都通晓建筑,懂得规划,而每一家一户都有着不同的经济条件,亦或是不同的审美。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无论是富人的房屋还是穷人的陋舍,都极为和谐地统一在了爨底下村,举目望去,都是古朴的青色,晕染成了一片。它谦虚地寄寓在一个偏僻的角落,从不招摇也从不呼喊。

        反观我们如今很多的城市规划的观念,将各种来自西方的学说演绎得天花乱坠,但再看一个个拔地而起的崭新建筑,我们真诚地评价,它能称得上美吗?当一个个地方政府将自己的政府楼建成“布达拉宫”、“天安门”亦或是“白宫”,多少人在鼓掌又有多少人哑然失笑。

        因而,这是爨底下村的第二大价值。它用它古朴的美吸引着来自四方的游人,并将和谐的心态传授给每一个冒昧的心灵。

        其三,是我最为感兴趣的,每个年代在爨底下村上留有的烙印。爨底下村最早兴建于清朝后期,所以保留了老北京的建筑风格。而因为此地距离首都最近,交通、消息又略微闭塞,受各种“运动”的影响虽然不甚厉害,但留下的印记是长久的。

        踏着清朝的青石,或许在民国时翻修过,前些年又涂上了一层新漆;举目望去,是“学大庆学大寨”,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在这样一个遥远的一隅看到这些口号,令我们有了亲切感,又不禁失笑。关于口号的事情我之后的篇幅还会有所涉及,这里暂且不表。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鲜明的面孔,当它们都浓缩于一个小小的村落时,岁月的恍惚感会让我们更加深思,也会让游人驻足回望。

        当我们认清了这几点,我想也就不难理解爨底下村兴起的原因与过程了。在国家改革的重要时间节点,这遥远的一隅抓住了难逢的机遇,依靠并不显赫的民居、村落等具有旅游价值的要素,开始进行旅游业的开发与产业转型。我觉得称之为“产业转型”并不妥当,因为此处本身土地贫瘠、交通闭塞,他们全村的经济来源,都完全依靠在旅游业上了。

        无论如何,无论我们是喜爱这里还是厌恶这里,不可置疑的是这个小小的村落似乎在一夜间就蓬勃发展起来了。它不仅让无数曾经贫苦的家庭走入了小康与温饱,更让更多的人们有了一处寻访淳朴民风的角落。当红与黄的秋天的叶,在镜头前闪烁着光彩,我才觉得它们真正发挥了其价值。倘若没有这如织的游人,这些古老的屋舍,和那漫山遍野的花与草,便都腐烂在渺不可寻的时间长河中了。是人们达达的脚步,让其焕发了光彩。

        当然,在这层繁荣的表象背后,我们也应当认识到,没有哪种资源是可以永恒的,也没有哪种方式可以供给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人们世世代代地生活下去。油尽灯枯,资源终究有被消耗殆尽的一日,所以当地的人们在喊着口号开发着旅游业、笑脸迎接着来自外地的游客时,也应当反思着。无节制的利益,将冲昏人们理智的头脑,带来无节制的开发,进而一步步走向枯竭。

        我们的脚步,是用来叩问这静谧的境界的,哪怕一层盖在木梁上的灰尘,也比永无宁息的喧闹声,令人欣慰。当我们苦苦寻觅的古建筑,沦为了住宿、吃饭的场所,那么我们的到来,究竟是让它们发挥了价值,还是殆害了它们。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有些方面已经失去了其“真”的本质,走向了一条不归的道路。

        于是,我们应当知道,旅游开发是这里走向兴隆的不二法门,也是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资源和条件。可是,若想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每一个抉择,都必须慎之又慎。

        其实,这一路走来什么给我的触动最大?或许别人难以猜想得到,竟是那斑驳的墙壁上,岁月红漆留下的标语、口号。

        口号对于我们,是太熟悉的事情。从小学开始,教室的四壁上就挂满了各种各样的标语和口号。满大街随眼望去,也都是四言一句、五言一句或是两字两字的标语。这些标语每年还翻着新,赶着新潮,生怕人们一忙碌将它们忘却似的。电视上、广告上,每天在眼前浮现,在耳旁回响,以至于我们难以将其赶出头脑。

        这是我们特有的口号主义。

        为什么我们的世界里,铺天盖地的尽是口号?口号也不是无用的,人们把它们造出来,希望它们的长存久在可以解决一些顽固的问题。大概每一个问题,就带着一串的标语,尾随在其身后。

        这些标语会有用吗?我现在突然认真地谈及此事,可能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它在便在,存在即合理,我们又何必枉自烦恼。只是,在我们行色匆匆之余,谁能停下脚步来思索一下这些口号中的字眼。或是在我们高声疾呼的时候,难道就真的心情昂扬?亦或是我们被逼迫着一遍又一遍地念叨,但大约对其中的“思想内涵”还一无所知呢。这些不痛不痒,与我们似乎毫无关联的标语口号,究竟有什么潜移默化的作用呢。

        中国人重形式、作表面文章的习惯到处可见,大到举国上下,小到一个村落。由口号,又衍生出了它的一帮同伙,譬如各类塑像、纪念碑。它们高贵地矗立着,仿佛指点着江山,用矫健的风姿,给予我们鼓舞。我当然不能否认,它们的存在是为了纪念很多一去不返的事物与历史,在我们心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它们的写实性又价值几何呢?

        要凸显一人之“圣”,就一定要把它的塑像造三层楼那么高吗?要凸显一个思想的伟大,就一定要把它写满一整面墙吗?要凸显一次战争胜利的重要,就一定要把所有战士都刻画的如同英雄一般吗?这样抹杀其他特性,而无限放大其特性之一的做法,令我们极为怀疑。

        于是,当我们今天再仰望那高高在上的红色墨迹时,斑驳脱落的墙壁已经渐渐地消磨了它在时空中的影响力。更多的人大约只是笑了一声,至于我们的头脑,还是让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来武装吧!

        我们在匆匆地赶路,跟在老师身后,多多少少有点疲惫。低头走着,盯着千篇一律的沥青地面。

        我应该不是唯一一个仰望那漫山遍野的人吧。

        层峦叠翠的秋色渐渐从山坡上褪去,还留下一些没稀释干净的颜色,似乎不均匀地涂抹在树梢上。俗气地讲,便是放眼望去,眼下是黄一片,远处是绿一片,夹着红一片、橙一片,而茫茫的天空,是我们盼望的蓝一片。

        自然的魅力,我觉得就在于此,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人生际遇,可以产生迥然相异的理解。或许有人会诗兴大发,歌颂一番清风明月;或许有人开始对石头着迷,观察起其纵向或横向的纹理,再去脑海中搜寻一遍,找到几个快要忘记的概念——构造地貌、背斜、石灰岩,安插上去。

        这条路,不是我第一次走,但感受,却并不一样。因为时间的推移,我们积聚了新的知识,又产生了新的理解。路很长,我们没有走到尽头就折返了。

        徒步的路程是10公里或20公里,而我们今天限制距离的量度大约是时间,到点就得折回。而今后的人生的路,愈走愈长,而且没有量度。

        我在空间里发了两张照片,是两位“行者”。面容大约是看不清的,是毕圣和和宋宇轩同学。当然,我是偷偷拍下的。

        我只是觉得这有些象征意义,于是又配了遇罗克的两句诗,是我前些天刚从《旷代的忧伤》上看到的:前村无路凭君踏,路也迢迢夜也长。

        在这遥远的一隅,凝望那村落、那山崖,甚至是漫漫长路的时候,有一刻,心是格外平静的。

 

秋树早红叶

--高二10 田予涵

        我喜欢一切走出去的旅行,不论是独自的行走,还是身边有人陪伴。我又很喜欢一切陌生的地方,不论是小镇或是村庄,在这里,体验一种与繁华都市里不一样的感觉。

—题记

        时隔八年之久,我再一次来到这座名叫爨底下的村落。村分上下两层,看似古堡又似山城,高低错落,线条清晰,错落有致,颇具特色,所以又被称为北京地区的小“布达拉宫”。

        看着那火红的枫叶衬着阳光伴随着清风舞动,有的片片坠落飘散,有的不忍心离开而停留;那干磨细摆,磨砖对缝的古式四合院;那依山而建的完整古代建筑群。

        透过那斑斑驳驳的树影,望着穿梭的行人在这小村庄的街道上来来往往,我时常会想,似乎生活于他们而言就是无穷尽的简单。一栋坐落在夕阳之下的房子,每扇窗子都透着幸福的光亮;一排或歪或齐的桌椅,每一次对酒当歌都有一种风情。
反倒是有着无数物质生活的我们,居住在那繁华的都市之下,生活却仿佛只是生来而为活着。向往着依山傍水而居的宁静与淳朴。

        心里这样想着,便又走近村庄里的人,聆听他们诉说着自己家乡这些年的变化。山脚下一位卖烤红薯的婆婆说,当地人从十几年前的靠天吃饭,梯田种地,是玉米是土豆是谷子。大柴锅里炖着够一大家子吃的羊肉,锅上烙着野菜饼,自给自足。到了如今,大部分的当地居民已从原来的农业种植户转变成为了旅游业的开发者,热情好客,用着同样原始的方式做着一顿顿的家常菜:炖鱼、豆腐、烩菜,烙贴饼子、菜团子,再搭配上当地人自酿的蜂蜜,更是别具风格。看着她发自内心的那种喜悦感,很肯定的是,她们的收入在不断地增长,生活是越变越好的,而她们一定是幸福的。

        像这样一座充满温暖感的村落,还有什么不好?这或许是很多人的心声。

        只是它不再同往日里的那样清静。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里好像大换了模样:是石板路两旁装饰着海报的客栈;是树荫之下卖着眼花缭乱纪念品的商店;还是乡间小路上停靠的几辆公车。这里不知道比过去热闹了多少倍。

        可是对于我而言,相比起这里越来越现代化的装饰,我更怀念曾经的那种简单与朴素。要知道,当外界的一切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的时候,换言之,当一切的一切都在像那些大城市靠拢,变成紧张而忙碌的快节奏生活时,你就会想要寻找一份能够让自己静下心来的静谧,想要踏上一段追忆的旅途,去寻觅那份遗失许久的淡然。

        如果能有一条路,可以让发展与保护相结合的话,那它就是一条具有潜力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我想我们未来要做的就是,在这二者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在高速度的发展趋势之下,把传统保留下来,给它一点呼吸的空间。
新与旧的交替总是伴随时代进行着。现如今,我们更加需要在发展的同时回归一些自然的元素,回归那里最初的味道。

        收藏岁月沉淀的芳香,在光阴的剪影中盈盈浅笑。
 

爨头之下的奇迹

--黎雨辰 高二(1)班

        “未看山时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

        下雨。水从爨头之上冲刷下来,和泥土滚在一起,千万条水汇聚,河流在山麓转了弯。于是有了冠带般的河道,半月形的空间。就在这河流与山交错而产生的这一点空隙中,人类聚居并发展。多少年后,河道变成了路,在古驿道上蜿蜒的旅者,惊异于这个小小的聚落,加之机缘巧合的封赏,爨底下奇迹般地孕育了一片文明。

        但是,当改革开放后,当铁路和国道代替了马匹,山村的驿站价值在刹那间了无影踪的时候,爨底下便只有旅游业了。农业只够维持村中人最基本的生计,而第二产业在这样一个远郊的小村落里所占的比例又基本为零,所以,旅游业几乎是爨底下的全部。

        可来访这里的人究竟又有多少呢?抚摸着斑驳的黄土,凝视着被抄家一般的旧址,我曾质疑起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实况。爨底下是一个自然和人文风光兼备的地方,但和其他的景区不同的是,这里的自然和人文景象却都现出一种破败之感,无生气的,仿佛还未发展和辉煌就已经在走向下滑的末路。说得不好听一些,无论是规模上还是留存时间上,自然意义还是文化意义上,爨底下都是所谓浅尝辄止,似乎五脏俱全却并无多大特色。作为学生,我们可以联系课本,在这个特殊的地质构造形成的村落中完备我们的知识,但更多的游人们却是仅凭着一颗简单的好奇心而来。爨底下凭着一个特殊的名字招揽着不回头的旅客——它没有任何储备可以让人在瞻仰之后从心底鼓荡起对古老文明的信仰,从而三番五次地拜谒。村里的年轻人在往外走,他们能回来多少是个未知数。留在村中的人,也终于离那个跑马的时代、甚至是有刷满口号的墙壁的时代越来越远。因此这样的旅游业究竟能有多久的生命力,是颇令人疑惑的。

        而想起过去的几次斋堂徒步,我却忽然对这个幽闭的山村有了一些希望。我第一次认识到这样一个村落的存在,便是在中途歇脚的时候,偶然的闯入和歇息让我一度对这个质朴而纯净的地方产生了好感。细想来,一次徒步大赛人数过万,而仅仅是所走路线经过爨底下的参赛者,在数日内也会过千。为期几天的活动,恐怕会为爨底下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如此的参与与合作,是爨底下良性发展的保障,也为当地的经济水平提升带来了可能。如果旅游业也有产业链,那么,将自身加入到这个蓬勃发展并延长的链条中,辐射开爨底下文化的覆盖面积,从而将形单影只的挣扎变为斋堂区域、甚至更广远的、共同的进步发展,难道不是这样一个古山村可行的出路吗? 如果当地的人能够重视起自己肩上所担负的使命,协调好一份苍茫和一份精致,一份质朴和一份便捷,难道爨底下还会陷于发展的困顿吗?在为数众多的小型餐厅里,在路边的摊位中,旅游化的意识似乎已经根植于当地人的心中。爨底下在寻找更好的发展模式,寻找自己的特色,寻找旅游业的可持续。古老的村落已然走出了近现代的封闭与破落,但是,世纪之交又为其带来了新的挑战。爨底下的旅游价值,决不能建立在经济的停滞所带来的“原生态”之上,它离不开上级的重视,更离不开当地村民对发展的渴求。

        爨底下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1)在专项旅游领域着力发展(譬如民俗文化),以打造宣传点;
2)完善与旅游业相关的设施(如导游素质的提升、驿站和饭店的合理布局等);
3)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共同合作,通过活动的举办吸引游客,同时达到宣传目的。

        “世纪之交又逢春”,这句当地的打油诗中凝结的是人们对村落的期望、文化的期望和发展的期望。爨底下本身,便是自然所给予的机缘巧合的奇迹。一旦确定了正确而高效的发展模式,让一个充满奇迹的古老村落重新焕发出生机,不过只是时间问题。
 

爨底下村

--王润萌

        古院村落中匆匆走过一天,山间泛黄的林叶在秋风的抚摸下更见风致,小巧别致的四合院在红灯笼的映衬下更具情致。沿街的村舍是如此的富有生机,而穿过一条条小路走入村落时,却发现在一代代传承中,这里的院子却空下来越来越多,昔日的财主家如今早已无人居住,门窗家具也自然显得破旧不堪,令人唏嘘。原本的爨底下村就是如此吗?还是因“古村”的名号而故意为之呢?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我所了解到的方面,让这清澈幽静的古村蒙上了一层雾霭。
沿街餐馆中每个菜的价格显然高过了其本身的价值,而游客们虽然无奈却也不得不选择购买,这些餐馆的老板有些是村子里的村民,而有些人则是单纯为了赚钱而从其他地方而来,租一家店铺,用各种方法获取利益。且不说价格的欺骗,若打着“农家菜”的旗号而对这片土地没有感情与热爱的话,这菜其中也会少了几分味道吧。

        与旅店不同,街边一家颇有文艺气息的小店吸引了我的注意。绿植与红灯笼与布满岁月纹理的木门相融,“山旅驿站”的名字让人欣然。迈过门槛走入,映入眼帘的是印着“爨”字的杯垫,带着“爨”字标签的各种小饰品。而当这些东西撤掉标签之后,它们没有这里丝毫的特色。对于“爨”字的过度消费不免让人有些反感。最美乡村应美在特色,而并非美在雷同。

        爨底下村中沿街叫卖最多的就是烤玉米,玉米作为这里原来的粮食作物,养育这里世世代代的人们。而当我走近去问那位在铁炉前拨着玉米的老大爷时,听到的回答却让我沉默许久。这个村子已经不再种植玉米了,耕地或荒芜或被占用,人们也因旅游业利益更大而从根本上放弃了农耕。这里烤玉米的原料都是来自不远处的其他乡村。首先当然要肯定爨底下村的旅游业带动了本地及周边经济的发展,但只愿这发展不要让人们忘记这个村落本来的样子,不要出现刚刚提到的那些状况。

        乡村的旅游业发展自然有许多益处,然而当其中的利益成为人们争相追逐的目标时,我们应该停下来想一想,乡村的发展最初的愿望是什么,是让一片土地变得商业化?是让这片土地上的人失去热爱?我想应该不是如此吧。

        街边在木桩上制作糕点的老人是这人来人往的古村中最沉静的人,他制作着手中的糕点,仿佛对待一件艺术品一样,我想这糕点对他来说,绝不仅仅是赚钱的手艺。或许我该去问问他对于这村落发展的看法,但终不忍打扰他,打扰这快速发展的古村中依旧沉静的老人。
 

爨底下游学总结

高二1 赵依阳
 

        这样的产业转型,失去的是什么?

        我以为我会见到这样的场景——古朴的房屋依山而建,窄窄的台阶连通各间院落。老人坐在门口悠悠晒着太阳,年轻人为景区的正常运转而操心忙碌。

        实际上,我见到了这样的场景——古朴的房屋依山而建,窄窄的台阶连通各间院落,蓝色的塑料饮料瓶安静地趴在屋檐上,被丢弃的废纸随风飞舞在小路间。老人坐在门口悠悠晒着太阳,却昏昏沉沉的,好像在为身旁的聒噪而烦扰;年轻人为景区的正常运转而操心忙碌,他们或是办起了一家家客栈餐厅,或是在路边吆喝着自己家的烤玉米和长寿糕。

        这真的是最美乡村吗?

        在我的心里,最美乡村应该是纯洁质朴的,它的可贵之处不在于拥有神奇的“一线天”或是明显的构造地貌,而在于那种干干净净的风土人情,不夹杂任何世俗,更不应该处处都是五元钱一根的烤玉米或是六十元一瓶的蜂蜜。这样的乡村,是美丽而热闹的,但是这种热闹,给人一种沉静之感,可以洗涤鳞次栉比之间污浊的灵魂。但爨底下不是这样的,它也热闹,却是一种浮躁的喧嚣。古老的房屋明明还在原处,但我只能从坐在门口石阶上的老人身上感受到真正的爨底下应有的气质。

        可是这样的气质又能存活多久呢?已过耳顺或是古稀又甚至是耄耋的老人,还能为这个村子原貌的存在坚持多久呢?

        等到他们都离开,这个村子会变成一个没有灵魂的空架子,会变成一个除了外表不同、其他与城市没有任何不同的浮华之地,会被金钱吞噬。等到这个时候,现在看似成功的产业转型,是不是要被迫退回到最初的样子呢?

        我不知道村民们是不是被眼前的小惠小利蒙住了眼,甚至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正的村民,但是这样的转型,收获巨大,后果也在一天天接近。它不应该是一个只有历史,没有未来的村子。它正变得和千千万万个转型成功的村子一样,丢失着自己的灵魂。

        我也不知道如果统一规划进行利润分配,单独开辟出一块地方发展第三产业,剩余的大部分地方依旧保留做宁静的居民区,只供真正有兴趣的人深入探究的个人建议好不好,只是隐约觉得,目前的办法,绝对不是最好的办法。

        村民的确富裕了许多,但是也许他们心中也有这样的感觉——过去那些虽略显贫穷却自得其乐的安稳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爨底下村的古、今与未来
 

        明朝中期,当作为守军一支的韩姓人家奉命驻守,过起有战参战,无战垦田的生活时,爨底下村的历史也从此被开启。

        村庄规模随着人口的增长而不断扩大着。到了清康熙年间,一位叫韩守德的村民,因相貌与皇帝极像,被选中当作替身出家,从而其家族也被列为了皇亲,第一个大户人家自此产生。他们因有了源源不断的赏赐作为资金基础,经商也是合情合理的了,越来越多的财主院被兴建而起。但与此同时,大多数贫苦村民仍以种植农作物为生。

        在这样的历史渊源的影响下,即使在建国后,零星的财主并不能提高全村的发展水平,爨底下村整体仍是荒凉一片。林间的苹果树、梯田中的颗颗玉米、蜂箱中嗡嗡的蜜蜂仍左右着人们的收入。

        直至1984年,随着北京市第二次文物普查的开展,爨底下村也被专家学者们踏遍。古朴的风貌、别致的民居、独特的自然条件促使他们写下一篇篇文章,绘出一幅幅图画,向外界宣扬着这里的美学价值与现实意义,让这颗蒙尘的珍珠再次焕发夺目光彩。

        村子的名气越来越大,一批批游客为这里带来了巨大商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已基本可以结束,山坡上的梯田已是枯黄一片,种植区离居民区又远了一些。村民们将原汁原味的四合院略加修整,办起了客栈,办起了农家乐;将摊位摆在了路旁,大声吆喝着,围绕在周围的有的是蜜蜂,有的是炊烟;高墙上下,导游们的讲解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的满是食物的香与热……

        旅游业的确让村民赚得盆满钵满,然而,这样的发展道路在我看来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并不能保证村中有价值的历史遗留可以被很好保护起来,而不会重走古建筑修缮、甚至复原之路。一旦由于意外或是重新规划被破坏,该村的发展之路也会被切断。

        其次,由于游客们的素质并不能被保证,目前该村的环境质量已在逐步下降。就我的观察,古道上抑或是荒地中,人为垃圾随处可见,而像垃圾箱这样的公共设施却少之又少;不文明行为比比皆是,而村民们却又像是司空见惯,不以为然。

        最后,细观该村的商业,似乎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特色。所谓的特产可以代表的是农村,却不是爨底下村。那些独树一帜的历史与文化的价值没有被利用,而是被逐渐湮没。

        所以,我认为可持续发展与特色发展对于爨底下村是至关重要的,合理规划,制定保护方针,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开发特色产品,让文化的魅力长盛不衰,让经济蓬勃发展。

 

且行且思爨底村

--高二一班 丁思丹

        雾霭沉沉,远离都市,驱车至门头沟,盘山而上,在层峦叠翠的掩映下,爨底下村到了。它坐落于山的北坡,四合院依山而建,一派俨然的农家风光。今天的霾有些厉害,不过大山深处的天也可见的一些蓝色,云雾叆叇缭绕山间,深秋京郊也独具朦胧之美感。

        跟随着导游的脚步,听着那悠悠的过往。韩姓十八代,人丁也逐渐兴旺。岁月的沉积使这里的屋舍变成了暗淡却充满韵味的灰白色,墙壁也斑驳起一些裂纹。走着“紫气东来”“平步青云”的平滑石板,穿梭于逼仄的小巷,流连于灰矮墙角下的野花芬芳。抬头看着墙上文革时期留下的红色标语,心中不禁暗叹这里的苦难沧桑。

        原来的这里是靠天吃饭,种些粮食把自己喂饱了,便也不再奢求些什么。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政策的支持,加之这里地名的不寻常所带来的文化价值,是这里渐渐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游客在这里赞叹于“爨”字的繁杂难懂,品尝着质朴味厚的农家菜,攀上观景台欣赏整个村子的风光。来的人越来越多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客栈的彩旗才围栏上飘动,烤玉米的炉灰随风浮到上空,制作长寿糕的老人专注地敲打着案上的糕胚,旁边村民自家晾晒的果干散发出清甜的香气……

        吃过午饭,走在村里的大路上。满眼的“爨”字虽然新奇却让人看得不觉有些心烦,客栈的名字、菜馆的牌匾、旅游宣传牌,纪念品的标识……这里的旅游,难道只靠一个“爨”字?我认为,尽管“爨”字可以作为这个地方的标识,但把这里的一切都和“爨”关联起来,也未免有些单调,人们在新奇过会后会产生审美疲劳。

        于是我环顾四周,发现这里有流水侵蚀、断裂……而形成的各种奇异地貌,还有极为奇绝的“一线天”,如果在这里开办野外地理课,一定会很吸引人吧。这古老的村落里有日本轰炸留下的废墟,墙上有文化大革命时期留下的标语,将过往与现今串联起来,不就是一部活脱脱的近代史吗?走出去的历史课,一定会受到很多老师和家长的欢迎。因此我认为,爨底下村不只要发展吃喝玩乐的休闲旅游,还要发展更具有意义的文化教育旅游。

        除此之外,我还看见爨底下村有很多闲置的土地,这可以用来建设一些民俗娱乐项目,举办一些文娱活动,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

        层峦叠翠的山间固然很美,但我觉得种植一些经济效益比较高的树木,也是极好的。这样可以增设采摘、制作农产品等特色项目,丰富这里的旅游体验项目。

        总之,我们要用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开发出无限的、有意义的价值!

        且歌且行,且行且思,今天的游学考察颇具趣味和意义。希望下次来的时候,能看见一个更加多彩、富饶、充满活力的爨底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