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祝贺我校同学在第一届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决赛喜获两银两铜! |
2018年4月29日-5月1日,第一届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竞赛决赛暨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选拔赛(中国赛区)闭幕式在北京举行。我校学生刘霄、崔净凯、曲申、陈彦安在决赛中喜获两银两铜的佳绩!
此次竞赛规模宏大,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原校长赵鹏大院士,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竞赛委员会主任高孟潭研究员,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的教授、及来自全国各中学300余名参加决赛的中学生出席了比赛闭幕式。张立飞院士指出该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400余所中学的近2万名中学生参与,提高了社会对地球科学的认知程度,为构建中小学生地球科学知识框架、完善中小学生的理科知识体系打下坚实基础。赵大鹏院士结合自身经历将“选好方向,逆境而上,完美为本,勤奋为纲”十六字箴言送给广大学子,希望他们能培养自身科技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以下是高二获奖同学对学弟学妹们的经验分享,望传承精神。
高二9班 曲申
三天的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竞赛决赛落下了帷幕。奖牌肯定了我的付出,当然收获也远不止于此。
自2月7日预赛成绩揭晓以来的将近三个月时间里,通过平时的自学,周四竞赛选修课上的辅导,以及周六课上的学习,我实实在在地掌握了一些地球科学知识,也学着用地理的眼光看世界。虽然我没有像一些同学一样报大量的辅导班,做整本的笔记,但既然是为兴趣而来,我想在我自己的努力之下,这个成绩也一样让人满意。
在比拼知识之余,这次竞赛也为我带来了很多拓宽视野的机会。第一天的野外实践考试让我们独立观察一处地质构造,用切身的体验“将今论古”,在看似不起眼的岩石中推演百万年的构造历程。能有这样一个亲身体会的过程,也是让我感到幸运的。此外还有教授为我们带来关于可燃冰的讲座,将前沿的研究成果普及给我们,同样拓宽了我的知识面。
同样让人难忘的还有和全国各地的同学们一起生活。大家带着各自家乡的口音,聊着竞赛,也聊着家乡的风俗,很快地熟悉彼此,亲如一家。
地球科学竞赛尽管已经结束,但是它为我提供了了解地球科学,引导我继续探究的契机。处于对地理的喜爱,我想这条探究学习的道路,我也还会继续走下去。或许有一天,当我再面对这山河,这天空时,心里就会生发出了更广、更深、更远的思绪。
高二9班 刘霄
地球科学竞赛结束了。回想过去的这一段时间,有许多欣慰,亦有一些遗憾。
高一的地理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爱上了地理这门学科。班里组织的几次野外考察活动更让我走近地理,打开了一扇窗口。因此,当我收到了地球科学竞赛的通知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名。这之后,便是艰苦的征程。从初赛时对着题目的不解,到得知自己成功晋级的惊喜,从学校选修课里学到的大气的知识,到决赛前自习时疯狂阅读《普通地质学》……我从一个“萌新”逐渐成长为了储备了一定知识的考生。正是由于之前的知识积累和这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我才在决赛中拿到了较好的成绩。
这次比赛也有遗憾,这让我认识到可以做不到最好,可以达不到自己的标准,但一定要确信自己每天都在成长。从自我完善的角度看,人生不应有顶点。
在与外省市的同学们共同生活的几天里,我增长了不少见闻。除了学术上的互相请教,我们也交流了学习生活的经历,其中不少令我耳目一新。我们聆听了卢海龙院士做的关于可燃冰的报告,对可燃冰的性质、勘探与开采有了细致的了解,更知道了一些去年我国成功开采可燃冰的细节。可以说,这次竞赛是一个绝佳的平台,让我们在讨论中进步,让知识在交流中传播。
这次竞赛带给我的,绝不仅仅是获得银牌的喜悦和大量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眼光、一种方法。或许下次看到南方涛动指数、震源机制解、哈德莱环流等专业名词时,我仍然束手无策,但当我面对一座山、一片水时,我或许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这里是沉积岩地貌,其中有岩浆侵入形成的岩床,下面的河流侵蚀着右岸,在另一侧形成了河漫滩……它必将对我之后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校学生在此次比赛中展现了八中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地理素养,这为我校地理学科开设地球科学奥赛辅导课、野外地质考察等一系列拓展地理学科素养的课程体系坚定了信心!
(报道:地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