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脉映古今 中轴绘京华 | 素质班“中轴线”专题讲座

更新日期: 2024年9月25日 下午3:44      阅读  731  次

       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的申遗成功,成为当下的文化热点,也相应地带动了文化宣传与旅游消费等。这是对其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认可,同时也是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中国的文化又一次得以光荣地展示在全世界面前。

       金秋九月是收获的季节,是我们的学习生活又一个美好的开始。在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不久,2024年9月13日,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夏凡老师走进北京八中校园,将关于北京中轴线的史诗文化故事娓娓道来。

       北京的建城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中轴线的存在无疑是北京都城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北京中轴线及其建筑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内涵,与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古都城市发展史一脉相承,历经数千年所构成的这一独具魅力的古都城市营造体系,是古代社会政治、文化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统一,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孕育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成果。它历元明清三代至今,全长达7.8公里,至今仍旧是北京城市规划中重要的板块。

       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独一无二,世间仅有。它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以一贯到底的雄浑气魄向世人展现源远流长的北京历史。2024年七月,中轴线终于申遗成功,这对于北京是极其重要的历史进程。

       于我们而言,它是庄严的,中轴线是皇城的严肃,对称与钢筋线条的大雅之美;它是伟大的,是古人城市规划的智慧成果和文化结晶;它是成就,更是文化的传承。

       接下来,夏老师对中轴线中的四座重要建筑进行讲解,将这段历史与文化“传承”给我们……

天坛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九年(1530年)定名为“天坛”。天坛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占地面积达273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被视为中轴线上的明珠。

       天坛在我们心中的形象一直是那座威严的祈年殿,但通过这场讲座今天我才真正看到天坛的“全貌”。

       天坛建筑群,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场所,所以一直具有很高的地位。春节时,人们在祈年殿祈求五谷丰登;冬至时,皇上以及人们在圜丘坛祭祀至高无上的苍天。天坛怀揣了太多的历史,也承载了人们对苍天的敬仰!

       “三叩九拜,逢凶化吉,呼风唤雨祈瑶天。祭祀坛,祷告感苍穹,国强姹彦。”天坛中的韵味,是所有中国人有目共睹的。

       它荷负隽永的文化让我惊叹,看也看不完,数也数不清。而夏老师讲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血脉相承的古老文化,更是一代代人汇聚出的精神与希望!

正阳门

       正阳门是北京内城的南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高大宽阔,红的庄严,红得大气。夏老师并没有在简单介绍之后一笔带过,而是在问与答之中阐明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之前的正阳门由箭楼、瓮城和城楼组成,是北京城内最高大的城门,也是唯一一座箭楼下开门的城门。“瓮城”这种建筑结构,也是古人一直以来巧妙的智慧结晶:当敌人攻破箭楼,进入瓮城的包围圈,守城的士兵可以在瓮城的城墙上向下攻击——“瓮中捉鳖”。这样的建筑设计十分巧妙,同学们都被古人的设计智慧与军事谋略所折服。有一些我们从未发现的细节也被老师以生动的方式让我们学到。

       为了让我们能有细致入微的了解,夏老师还为我们讲述了一些发生在正阳门的重大事件,如康熙南巡、解放军入城仪式等。出岱庙坊,映入眼帘的是高大宽阔的“正阳门”,进入岱庙的正门,两扇朱红大门,象征着岱庙的尊严,古时候只有帝王才能从此门进入,是皇家御道,也更是历史缩影之路。

天安门

       天安门,像一位沉默的诗人,默默见证着中国几百年的变迁。在明清时,金凤颁诏是他的主要功能,皇帝登基、册立皇后等重大庆典在那里举行。金凤——指的就是一只用于传递诏书的木质凤凰。首先由礼部尚书在紫禁城太和殿把诏书放在云盘内,再出午门登上天安门城楼。由宣诏官宣读完后,将诏书衔放在一只金凤的嘴里。用绳子把金凤从城楼上拉到下面,礼部官员托着朵云盘跪接,接着用黄纸誊写,分送各地,布告天下。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往日的徘徊也在今日变成了坚定。如今,在其旁边矗立着的是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夏老师讲到,自从信息发达以后,天安门就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地方,能与之合影是身为根正苗红的中国人的莫大荣幸。因为每当那红日初升,五星红旗就会飘扬在他南面最耀眼的地方。

故宫

       在讲座的最后一部分,夏凡老师围绕故宫为我们带来一场知识的盛宴。故宫——这有着六百年风云史的人类文化之瑰宝、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的璀璨明珠,在夏老师精彩绝伦的讲述中缓缓揭开神秘的面纱。

       夏凡老师以其幽默风趣的语言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将故宫的六百年历史与建筑之美娓娓道来。他通过一组组精心挑选的老照片和地图,与学生们一同穿越时空,回到那个金碧辉煌的紫禁城。从午门到神武门,从太和殿到乾清宫,朝朝暮暮,日新月异,这人类文明的瑰宝一点一滴记下了六百年的风云。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每一片砖瓦都承载着历史。我们沉浸在夏老师精彩绝伦的讲述中,不禁感叹紫禁城“风华正盛”时的辉煌壮丽,又为近现代饱受屈辱的祖国暗暗忧心。夏老师带领我们听到紫禁城那六百年的心声,坐观时代兴衰,思考历史的真谛。

感受

       在讲座的最后,夏凡老师以及各位学校的老师还为我们别出心裁地组织了知识竞赛活动,让同学们在欢笑与激烈的讨论中更深刻地记忆这段精彩绝伦的历史。

       北京中轴线真真正正地是传奇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是二十四帝灰飞烟灭文化犹存,是八百年都城遗风,是故地今日仍辉煌的伟大,是数千宫殿的故宫,是祭天拜地的天地坛,是精妙的城市布局。它作为一直以来北京城市空间格局与城市功能的统领,代表了中华文明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伟大创造与杰出才能,称得上是大国首都形象和中华文化魅力的最好展现。

       物是人非,沧海桑田。这些古代的智者早已离开,但他们留下的文化,会被中国人一直尊重;会有14亿人,为他们所留下的文化而热血沸腾。希望在未来,北京中轴线的文化能够被更加发扬光大!

       每当乘车路过天安门,或是故宫、钟楼的时候,总忍不住要停下一刻,多眺望几眼,甚至小心地为它们拍几张照片。它们是我们心中的骄傲;今天夏老师带来的这场“文化盛宴”,更让我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这份自豪,有了更充足的底气!

       同学们无论是在讲座的互动中,还是最后的竞赛中,都踊跃表现,认真做笔记,展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我们都为这段历史所吸引,为这段历史骄傲!

     

       致谢:
       感谢学校的鼎力支持!
       感谢素质班地理组、化学组、历史组老师的精心组织!
       感谢夏凡老师的精彩讲座!

       

       编稿 | 王善渊
       撰稿 | 王善渊、杰翔宇、李若北、李羽轩、刘子妤、张静妍
       编审 | 姜映毅老师、王海燕老师

  • 图1
    图1
  • 图2
    图2
  • 图3
    图3
  • 图4
    图4